王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数字经济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对经济结构重塑、产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类型,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要求职业教育适应形势、主动作为。近年来,山东以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抓手,积极主动适应数字化对职业教育带来的冲击和挑战,着力在顶层设计、载体建设、应用创新等方面下功夫,推动数字化高效赋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具有数字化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抓顶层设计,统筹推进职业教育数字化发展。抓好统筹规划,将职业教育信息化纳入全省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实施意见》,在《山东省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支撑职业教育特色融合发展”的发展目标,多举措一体化推进信息化建设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抓好政策引导,研究制定《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指导意见》,全面修订适应数字化新职业场景和新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推动传统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申报中设置“职业教育数字化”专题,积极培育相关领域教学成果奖,引导开展相关教学改革和研究活动。抓好考核督导,将网络教学覆盖率、信息化管理与服务覆盖率等作为职业院校年度办学质量考核指标体系,纳入对市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点督导内容。
二、抓载体建设,不断完善全省一体的数字化体系。推进省级平台建设,实现了山东省职业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同国家教师管理、中职学生管理系统的对接,设置74个管理项目,实现了用户数据、流程应用和数据分析的共享共用。推进区域平台建设,指导各市建设职教平台、教学资源库,统筹市域职教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学校平台建设,遴选100所职业院校为省级教育信息化试点,在建设升级学校平台上先行先试,推动实现新技术支持下的学校教育教学、治理体系生态重塑。全省共有30所学校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三、抓应用创新,全面提升学校数字化教学水平。创新数字化教学应用,突出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国家和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80个、网络精品课程1922门,疫情期间面向学生和社会开发、开放线上优质课程4.8万门,扩大优质职业教育资源覆盖面,确保了“停课不停学”,学生线上学习满意度为97.36%。创新数字化实训应用,推动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设1个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有效弥补职业教育实训中看不到、进不去、成本高、危险性大等特殊困难,各职业院校普遍在相关专业应用VR、AR仿真等数字技术开展实训,学生学习兴趣和适应工作能力大幅增强。山东共有10所职业院校入选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数量位居全国第三。
下一步,结合您的意见建议,我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着力夯实数字基础底座。深入推进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试点,以试点为牵引落实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整合平台、联通数据,加强教室和实习实训室的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加快学校科研、管理、服务等设施数字化升级,改善数字化基础条件,推进智慧校园普及应用。完善网络安全防控体系,建立数字网络安全监测、通知、处置、通报的闭环制度,确保职业教育数字化工作安全、有序、高效。
二是着力完善数字教学资源。对接各产业领域岗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项目为牵引,加快数字教学资源开发建设与积累应用,形成国家、省、校三级互补的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系统化改造课程体系,健全实时开放、动态完善、内容丰富的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平台。鼓励开发建设数字化、智能化、快速迭代的新形态教材,探索推动数字化融媒体教材建设,为专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是着力提高师生数字素养。以国培、省培为牵引,以学校培训为根本,全面开展职业院校教师数字技术专项培训,办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并扩大参赛覆盖面,提高教师数字素养和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培养新理念、新环境下的未来教师。将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和应用实效纳入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激励教师深入开展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创新,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面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优化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3+2”、“3+4”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学校和专业布局,以中国特色学徒制为主要培养形式,支持学校建设一批现场工程师学院,培养具有深厚数字素养、过硬数字技能的现场工程师。
四是着力创新数字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优质数字资源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从产业数字化全面转型、数字岗位需求、数字化职业能力、数字化知识结构的逻辑出发,推进专业升级与数字化改造,推动“课堂质量革命”。加强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开发与虚拟仿真相适应的实训教学课程体系,研究开发实训教学资源,模仿真实实习实训环境、工作场景,支持实景化实习实训,推动实践教学数字化。
感谢您对我省职业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3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