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对《关于加快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3-07-21 10:24 浏览次数:

马冲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我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结合我厅职能,现就有关建议答复如下:

一、统筹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布局

(一)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专业设置。近年来,我省聚焦新一代信息计划优势产业领域发展需求,积极布局设置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专业,着力培养信息技术领域专业人才。目前,我省22所高校设置相关领域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64所本科高校设置相关本科专业387个,在校生14万余人;有111所高校、215所中职学校设置有相关领域职教专业,专科在校生约17.5万人、中职在校生约5.3万人。

(二)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实施高等学校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持山东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重点建设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4个高水平学科,在省属高校重点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4个高水平学科,累计投入支持经费1.06亿元。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7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83个,累计投入支持经费0.465亿元。以省电子信息行业指导委员会为依托,支持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开发电子信息类、通信类等5个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促进专业教学标准与行业技术规范、职业资格标准的紧密对接。实施职业院校专业特色化建设工程,支持学校优化资源配置,集中优势力量打造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其中中职特色化专业53个,高职高水平专业群41个,实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

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校企产教融合

大力支持高校与华为、阿里、浪潮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标准和实践教学,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紧密衔接,2022年有56所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本科专业263个,占相关本科专业的67.95%。省教育厅等8部门印发《关于成立“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由浪潮集团、山东科技大学和济南职业学院牵头,成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体内企业、学校和科研院所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联合开展产教布局优化、急需人才培养、短板技术公关,全链条提升产业竞争力。省教育厅等8部门联合发文,要求规模以上企业将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开展职业教育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原则上按职工总数的2%安排岗位接纳职业院校学生实习,推动各地加快建立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成本补助机制,建立健全考核认定办法,对符合要求的企业按照一定标准给予相应补助。支持建设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单位,对成效突出、示范作用强的项目,给予一定奖励,并将其作为企业评优评先、项目支持的重要依据。

三、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办学格局

省直14部门联合出台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11部门联合出台全国首个“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激励措施,推动各个设区市建设大型智能(仿真)公共实训基地,吸引头部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参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实施现代产业建设计划,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需求,打造一批校政企共建共管,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学生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目前已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山东现代产业学院13个。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山东轻工职业学院牵头成立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全国通信与网络职业教育集团,支持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成立虚拟现实职业教育集团等省级职教集团8个,分两批认定新一代信息技术类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41家,推动职业院校、行业企业间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厅将进一步聚焦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强化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健全学科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根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增设相关学位点和本专科专业。在项目安排、资源配置、经费支持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引导学校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和专业群,提升高校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能力。

二是持续加大政策供给。推动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和相关税收政策,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职业教育,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职业学校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允许企业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依法参与办学并享有相应权利。

三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持续实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做大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共同体,统筹产教资源、对接产教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支撑产教发展。引导支持企业深度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开展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加快产教融合师资力量建设,培养一批具备初、中、高技术级别、具备实践技能的专业教师和具备管理经验的教学团队,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同时鼓励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技工学校等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培训,面向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和技能提升培训服务。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3年6月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