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联合日报》原标题:用“暖心”聚同心 ——山东农业大学倾力打造“两个基地”助力兴农报国)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坚持高质量建设山东高校民主党派、归国留学人员活动基地和山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团结引领留学人员厚植爱国底色、锚定报国初心、践行兴农使命,真正将“两个基地”建成了“思想引领的孵化器、辐射带动的助推器、锻炼队伍的大舞台和特色品牌的样板间。”
建设暖心“海归驿站”
长期以来,山东农大重视归国留学人员的发现、培养、使用和管理、服务工作,扩大国际化人才“蓄水池”,在省内较早成立了欧美同学会,通过全力打造高校归国留学人员的“海归驿站”,鼓励大家在国际交流、人才引进方面发挥“头雁效应”和“校友效应”。学校欧美同学会建立之初为117人,如今已经发展到186人,并成为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山东省欧美同学会的团体会员单位。
2020年6月,山东农大获批山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培育建设单位;2021年2月又获批“山东高校民主党派、归国留学人员活动基地”。学校在“两个基地”建设中,努力做到内引外联,互动互助,引导归国留学人员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将个人的努力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中,不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作为留学人员工作的牵头单位,学校统战部协同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定期开展调研和座谈会,了解留学归国人员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尽心尽力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创新环境。近期,学校统战部工作人员多方奔走,为4名归侨教师办理了归侨证,激发了归侨教师的报国热情。
归国华侨孔令让教授带领小麦种质创新与利用团队,找到小麦“癌症”克星,培育出国内首个抗赤霉病品种,相关成果在著名期刊《科学》杂志作为封面文章发表。2020年3月,九三学社社员、归国华侨段巧红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在《自然》主刊刊发文章。2023年1月,其最新研究成果再次登上《自然》主刊。学校侨联也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先进单位。
打造特色新型智库
做好统战理论研究,使研究成果进一步激发报国热情,在学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是山东农大统战工作的一个优势与特色。
学校十几位统战理论研究人员,先后被聘为山东省党史专家库首批专家、泰安市社科理论专家等。学校三年累计划拨配套经费50余万元,建成资料室、民主党派活动室等各类活动场所,设立67项课题引导成员们围绕党外知识分子思想引领、民主党派规范化建设等主题,深入开展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多个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两个基地”研究人员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4项,承担山东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厅、省台办项目10余项,获省市级奖励7项。山东高校统战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山东农业大学)常务副主任史文宪完成的《加强新时代高校院系统战工作对策研究》获得2020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山东农大还积极整合资源,为归国留学人员拓宽建言渠道。学校深入开展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123工程”,即培养10名左右的省级代表委员后备人选,20名左右的市级代表委员及民主党派领导成员后备人选,30名左右的党外处级干部及校级党派团体成员后备人选。近两年,学校成功推荐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参事等36人。学校欧美同学会会员中,共有100余人先后担任省政府参事,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省高端智库人才,科技挂职副县长,各级科技特派员、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开展各类社会调研考察300余次,协助学校完成省农业农村厅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及省级社会服务组织测评报告,编制了菏泽、泰安、济宁等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并为2021年通过的《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获得多项省级表彰,致公党农大支部先后获评2021年度“创先争优”参政议政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度“创先争优”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民盟农大总支获评纪念中国民主同盟成立八十周年先进集体、民盟山东省委脱贫攻坚先进集体、2021年度参政议政先进集体;九三学社农大基层委获评2022年度社会服务工作先进集体。
擦亮“同心”支农品牌
多年来,山东农大持续加强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领,聚焦服务农业发展,用心用力打造“同心”科技支农品牌。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提高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任务越艰巨,目标越远大,越需要团结一心,砥砺奋进。”无党派人士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振文经常这样叮嘱年轻人。
学校充分挖掘农业院校人才科技智力资源,组织学校专家教授特别是党外专家积极参与支农活动,发挥省、市科技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团长单位优势,组建了由110多人组成的专家服务队伍,面向产业领域划分为种植、养殖、加工等10个专业服务团。3名党外人士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名党外人士获评山东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8项党外专家主持的技术成果入选山东省2022年农业主推技术。孔令让教授团队向全国70余家科研单位和育种企业推广抗赤霉病小麦种质材料,培育新品种;学校欧美同学会秘书长杨越超教授团队实现1000万元技术转让;刘之广副教授团队实现375万元技术转让,项目总投资2000万元,并建成投产。
近几年,以“受教育、做贡献、树形象”为目标,学校积极引领党外人士深入农业农村一线,持续推进“一县一镇一村”“同心”科技服务,在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新设立第4家统一战线专家工作站,组织部分党外专家赴学校驻临沂市沂水县黄山铺镇“第一书记”帮扶点、日照市莒县果庄镇、枣庄市山亭区等开展对口帮扶。支持党外专家围绕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献计出力。
党外专家们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为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凝心聚力绘出最大“同心圆”的同时,也持续擦亮了山东农大“同心”支农品牌。 本报记者 刘伟 通讯员 翟荣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