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党对教材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健全教材管理制度,提升教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我厅起草了《山东省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山东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现将政策解读如下:
一、起草工作背景
(一)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凸显了教材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教材是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载体。制定出台教材管理细则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教材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的重要工作安排。
(二)服务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需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本载体和关键支撑,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义。制定出台教材管理细则对于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完成教材建设目标任务的需要。前期,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对大中小学教材管理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各地制定实施细则。制定出台教材管理细则是提升教材质量、规范教材管理和落实国家政策要求的切实需要。
二、山东省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主要内容
《山东省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主要包括总则、管理职责、编写修订、审核、出版发行、选用使用、保障机制、监督检查和附则等9个章节,总体与《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体例相一致,并结合我省实际,对教材管理全流程、各环节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一是立足于严,全面压实教材管理责任。进一步明确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材管理职责,压实各级各部门管好、选好、用好教材的工作责任。同时,特别强化了出版部门对地图、插图、图示和封面的政治审核。二是立足于细,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将国家教材管理办法中提出的原则性规定,结合我省实际进行了细化、具体化,落实到教材编、审、选、用、管等各个环节,便于工作实施和具体操作。三是立足于实,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创新提出健全教材动态监管机制、建立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出版部门的教材使用跟踪报告制度、建好用好中小学教材管理系统、教材编写人员待遇保障等,为教材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三、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主要内容
《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主要包括总则、管理职责、教材规划、教材编写、教材审核、教材选用、支持保障、检查监督和附则等9个章节,总体与《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体例相一致,并结合我省实际充实相关内容,增强指导性、可操作性。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一是体现并融入最新政策要求。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根本遵循,专门提出要“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作为落实教材管理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严格教材编写审核,要求对教材中的插图、地图、照片、图表等进行严格把关,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材内容”进行重点审核。二是细化、规范教材管理的关键环节。教材编写部分,提出“多主编的教材,由全部主编共同负责”,进一步强化编者责任。教材审核、选用部分,对教材审核人员和选用机构组成人员作了详细规定,涉及意识形态内容时应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参与,对选用流程、备案程序等,提出了实践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规范要求。三是适应我省高等教育发展需要。要求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省“双高”建设高校将编写出版优质教材作为学校教材规划重要内容,加强教材编写研究,提升教材影响力。强调加强支持保障,在专业、课程建设以及教改项目等工作中对教材工作予以优先支持;提出“承担国家规划专业核心课程教材编写修订任务,主编和核心编者作为参评省级教学名师等的重要成果”;建立省级优质教材定期遴选机制,分类认定一批省级一流教材,加大对优质教材的支持。
四、山东省职业院校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主要内容
《山东省职业院校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主要包括总则、管理职责、教材规划和编写、教材审核、出版与发行、选用与使用、服务与保障、评价与监督、附则等9个章节,体例结构总体与《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保持一致。文件结合我省职业教育实际,对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规范和细化。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一是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特色,服务区域重大战略。明确专业课教材在体现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要深入对接黄河重大战略和新旧动能转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以及山东“十强”优势产业集群,为培养适应区域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效载体。二是进一步明确落实责任,上下左右协同管理。明确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各有关部门、教科研机构、职业院校既各负其责,又协同作战,确保教材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沿,做到全过程、全链条、无遗漏。三是进一步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教材建设水平。包括建立职业院校教材选用跟踪调查和评价制度,完善省级教材信息发布和服务平台,落实省级教材建设奖励制度,组织开展教材建设、管理队伍和选用使用培训,支持教科研机构开展教材研究,鼓励职业院校设立教材建设专项资金等。
附: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山东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