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枣庄科技职院:打造校园文化 助推学院发展
发布日期: 2023-02-09 16:40 浏览次数:

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坐落在铁道游击队故乡、科圣墨子与工匠鼻祖鲁班故里、中国中小机床之乡和湿地红荷之都的滕州市,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邃丰厚的文化底蕴。2020年1月,枣科职院申报的《基于卓越匠心文化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获批山东省教育厅高校书记校长改革创新亮点项目。作为一种靓丽名片,“四位一体”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以革命精神为特征的中国红色文化

共建滕州市鲁南人民抗日武装起义、铁道游击队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枣科职院确立了中国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地位。学院充分利用花园、草坪、楼宇、走廊、教室等进行合理性布局,设立红色革命、国防知识、艺术瑰宝、科普长廊等多个主题文化区,让学生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按照“修好路、造好车、供好货”的工作思路,创建了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富有特色、知识更新迅速、红色主题鲜明的红色网站,利用校园论坛、贴吧、校园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红色文化;打造红色讲堂,邀请党史研究学者到校开展诸如“培养红军精神”、“红色教育大讲堂”等红色主题讲座;举行观看《红岩》、《烈火金刚》、《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红色电源,开展党史知识竞赛、红色诗文朗读、红歌演唱等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党团、社团优势,挖掘本地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开展色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重温红色历史、体验红色文化、内化红色精神;采用以红色文化为课题撰写调研报告,引导生进行对自我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拷问,从理论意义上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

二、以工匠精神为特性的传统墨家文化

依托滕州市工匠精神发祥地优势,枣科职院突出了传统墨家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根基地位。学院牵头成立了中国墨子学会职业教育研究会、创建了墨子职业教育研究院和墨子书院,与《职教通讯》、《职业教育研究》、《高等继续教育学报》、《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等多家知名学术期刊联合开辟《墨子职业教育专栏》;打造了由“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共同组成的全课程育人体系,开发了《墨子十大主张》、《鲁班文化与工匠精神》等校本课程,有机融入墨子工匠精神内涵获批了20余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聘请蒋宝昌、孙中原、仁守景等墨学知名学者开办了墨子论坛、鲁班讲堂,建设了墨学知行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棋社、衿悠汉服社、南丁格尔爱心服务社等省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社团,举办了“止楚攻宋”、“量心、良心”等匠心铸魂系列活动;联合打造了滕州市 “一塔六馆”校外墨学实践基地,开展了“进学校、进敬老院、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街头巷尾”、“讲墨学、诵墨经、讲礼仪”等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了墨子文化节与鲁班文化节的举办活动。

三、以职业精神为特点的现代企业文化

结合滕州市煤化工、机械机床等两大千亿产业集群优势,枣科职院凸显了现代企业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学院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切入点,首创“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个性发展”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现代企业文化理念;以物质文化为基础,“富含职业特征、蕴含区域特色、承载自然美感”不仅体现“高”的特点,更体现了“职”的特色、彰显了企业文化;以精神文化为重点,“兼爱至善、笃学励能”的校风、“博学精研、善教求真”的教风和“乐学善思、精技强能”的学风具有“沉积性、隐渗性、持久性”,极大调动了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制度文化为抓手,“教学、管理与服务一体化,多级监控,全员育人”有效培养了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以行为文化为突破口,通过学习企业家、企业模范人物以及企业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制度化,提升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以课程文化为载体,“将现有课程体系和企业行业需求有机整合、以项目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满足了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

四、以自然资源为特质的本土非遗文化

借助滕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微山湖红荷湿地等位置优势,枣科职院确立了本土非遗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拓展地位。打造了非遗文化展示中心,通过课程开发、互动体验及创作推广,增强了师生体验非遗的快乐和保护非遗的热情;搭建了非遗文化终身学习网络在线平台,建设了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学习社区等在线开放课程和教学资源库;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理念,构建了由思政课程、非遗传承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所组成的系统科学的非遗课程体系,推动了专业技能和非遗技艺学习同步进行;形成了高职院校“学院派+师徒制”的特色传承模式,鼓励校内教师与非遗传承大师通力协作,打造了专兼结合的非遗传承师资队伍;通过参观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参与公益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非遗历史和传统手艺,激发了学生传承非遗责任意识;通过鼓励师生结合时代元素,在内容、载体、形式、手段上对非遗文化及技艺进行创新创作,实现了非遗传承与地方经济发展双赢,提升了非遗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促进了非遗物化成果转化,助推了高职院校服务地方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