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始终将就业创业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构建了以组织保障、多元招聘、指导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三大就业工作体系,实现了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建强组织保障体系,推动就业政策“实”起来
以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年指导的“三全”就业工作理念,推动就业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形成“五主一辅”大就业工作格局。构建了“学校主导、学院主体、专业主责、教师主抓、学生主角,辅导员全力辅助”工作体制。成立了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部门、学院负责人任成员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定期研究就业创业工作,分管领导每月调度就业工作,就业部门每周通报就业进展;各学院、各专业每周召开就业专题会议;导师一体化指导学生毕业就业,辅导员强化思想引领与就业服务。二是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动态调整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科专业;加快布局需求强、前景广、缺口大的学科专业。突出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设立齐鲁学堂、新农科实验班、公费农科生等新的人才培养布局,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三是健全“稳就业保就业”保障举措。每年召开全校就业创业工作推进会,制定年度就业工作计划,发布校园招聘方案,出台就业指导帮扶、岗位招聘、跟踪服务等文件60余个;每月开展就业督导;每周印发就业工作要点、召开就业工作例会,推进就业工作有序开展。
二、建强多元招聘体系,推动就业岗位“活”起来
构建就业工作四梁八柱,实施就业宣传、推进、促进、冲刺“四月工程”,抓实大型+常态、线上+线下、集中+精准、校内+校外“八大举措”。一是围绕行业区域,打造农林人才输送高地。连续24年承办“就选山东”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专场,每年邀请农林水类高新企业600余家。积极对接京津冀一体化、山东蓝色经济区、山东省会经济圈的北京、天津、青岛、济南等城市,每年举办校地企招聘活动200余场。推动与驻地“校城融合”,对接泰安市区县,举办“登高望远 选择泰安”书记县长高校行专项招聘行动。二是围绕学科专业,形成小精专优专场特色。每年举办植物生产类、动物医学类、农林经济管理类等校园宣讲会、小型常态化招聘会、组团招聘会800余场。近两年,校领导牵头访企拓岗700余家,建立就业基地132处,人才工作站14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供需比达25:1。三是围绕学生需求,实施就业精准直通工程。打造校园就业街,实时展播就业政策、就业典型等,建好就业政策“宣传栏”。联通就业信息网,推进招聘信息通学生、通家长、通宿舍、通课堂、通食堂,直抵信息发布“最终端”。开通就业直通车,每年组织2000余名毕业生走进300余家企业,直达就业岗位“终点站”。
三、建强指导服务体系,推动就业能力“强”起来
深入挖掘校地企资源,构建“全覆盖、高水平、精细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一是配齐配强队伍,提升课程育人水平。推进就业创业课程体系改革,建立由认识大学、学业规划、创业意识、求职应聘等组成,贯穿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课程体系。选聘了由120余名专家教授、人力资源师等组成的师资队伍。每年选派100余人次通过业务培训、学习考察等形式,建立就业创业名师工作室,设立就业创业精品项目等方式提升就业队伍理论水平和实操能力。二是拓展空间平台,加强精细化指导。打造“职畅空间”就业创业指导一体化发展中心,选聘110余名校内外就业咨询师为学生提供精细化的就业指导,年咨询量3000余人次。三是丰富指导形式,提升就业核心能力。每年开展“职面未来”系列讲座60余场,2万余人次参加;举办模拟面试大赛、职业规划大赛、求职简历大赛等活动,增强就业指导针对性。四是精准靶向施策,强化不断线服务。为全体毕业生提供“一人一档”“一生一策”精准服务;把脱贫、低保、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以及残疾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精准帮扶,毕业去向落实率高于全校平均水平;持续跟踪服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不让一人在求职路上“掉队”。
在就业三大体系推动下,学校就业质量不断攀升,位列2022年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排行榜第87位、连续4年位列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学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深造率位居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持续提升,在2022年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夺得4金4铜,金奖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2位,山东省属高校首位。学生就业典型不断涌现,培养了以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得者门大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就业创业优秀个人谢思惠,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刘军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典型,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双50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下一步,山东农业大学将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拓展三大体系内涵,全力以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推动学校就业工作“走在前、开新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山农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