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区教体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党建引领,实施聚力“红色铸魂”、打造“红色堡垒”、建设“红色校园”、培育“红色导师”等“十项工程”,促进党建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树牢一名教师一面旗帜,打造“红耀教育”党建特色品牌。
一、党建引领提升办学水平。一是聚力“红色铸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必须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召开“红色教育争当旗帜”十大工程动员会议,印发实施意见。按照济宁市《关于贯彻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总体方案》,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区一中、实验高中等学校聚力“红色铸魂”,组建“红色革命故事宣讲团”、成立“红色歌曲合唱团”,开展庆“七一”红歌汇演、“传承五四精神,担当青春使命”系列活动等,引导师生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培根铸魂。二是打造“红色堡垒”,推动党组织全面过硬。开展党建工作规范提升行动,每季度组织“互评互查”,开展党组织活动记录薄展评,推进制度落实、队伍建设、服务活动、资料整理“五个规范”有效落实。召开济宁市党建示范校和“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现场推进会。组织全区“红耀教育争当旗帜”暨“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展示大赛。已建成济宁市党建示范校40所、济宁市党建品牌20个,省“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1所。兴隆庄煤矿学校坚持“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每月组织“国旗下的微党课”,开展“党徽在一线闪耀”示范课,3名教师代表兖州区参加济宁市“学习达人”答题擂台赛,荣获济宁市第二名。三是建设“红色校园”,增强文化育人功能。开展“红色基因·多彩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实验高中附属学校打造立德长廊、美育长廊、红色长廊等文化育人品牌。区八中精心打造“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建党一百多年大事记”“202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红色文化广场。区教体局修订《学校考核评价办法》,将红色校园建设纳入考核指标,每年评选10所红色校园建设先进单位。
二、党建引领提高育人质量。一是培育“红色导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党纪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开展“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专题教育,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实施“青蓝工程”,100名党员结对100名年轻教师,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区一中开展师德模范、最美教师等“红色导师”建设,着力培育德才兼备、爱岗敬业的“红色导师”。新兖镇中心小学深化“双带头 双培养”机制,创建党员先锋岗20个、红色教研组、年级组10个。漕河中心小学、兴隆庄中心小学、二十中学等建立常态化的督查制度,树好教师良好形象。区教体局致力于培养专家学者型“红色”名师、名校长,每年评选 “最美教师”20名、教育教学先进个人、优秀教师200名。二是打造“红色课堂”,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完善思政课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推进新课标学习和教育新理念借鉴吸收,已建设济宁市“名师工作室”7个,定期举办“名师讲堂”。十五中学一周一次党员“烛心”红色讲堂。豫州路小学开设绘画类、书法类、阅读类、艺术类课程,为学生提供才艺展示舞台。东御桥小学将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带领学生走进田间、工厂,让孩子们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成长成才。大安镇中心小学开展思政课教学技能“红色课堂”活动,形成“人人有示范、堂堂有精品、课课有名师”的思政课建设新局面。三是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融入学校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兴隆幼儿园邀请退休老党员给幼儿讲红色故事,老党员们讲的热泪盈眶,孩子们听的津津有味。区教体局团委、少先队每年组织学雷锋系列活动,每周组织“全环境育人”宣讲,红领巾巡讲团成员推出“学习二十大 争做好少年”线上主题宣讲活动,在“兖州少年”公众号发布。兖州区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宣讲活动在山东卫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
三、党建引领促进家校共育。一是深化“红色联建”,创优学生成长环境。推动党建共建、红色联建,促进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共育机制。成立区级家长学校,印发家教导报,每学期组织一轮全员大家访。区十八中实施“家校共育”工程,营造“好生态”,搭建“五育并举”成长立交桥。区十五中成立“阳光心灵”工作室,每周一次“家长大课堂”,协助解决家庭教育问题。东御桥小学公开家校联系卡、邀请家长走进“校长会客厅”、与学生相约“校长谈心日”、开通24小时校长热线,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二是建好“红色阵地”,丰富社会实践教育。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法定纪念日等时机,组织师生到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廉洁教育展厅等红色基地接受红色教育。实验高中附属学校组织“学雷锋”社区志愿服务队,让学生在敬老爱老服务中,提升道德素质。漕河镇中心小学结合重大节日,组织“老兵国旗班走进校园”“学长征精神,做红色传人”等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追寻红色印记,身临“红色文化”的情境,让红色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
四、党建引领建设模范机关。一是创建“红色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格按程序开好组织生活会,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召开廉政教育大会,邀请区纪委监委领导作专题报告。深化民意“5”来听,建立“支部联村、干部联户、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台账。开展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建立资源、需求、共建三张清单,提升教育服务能力。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暨“创建红色机关,争做红色标兵”主题党日,赴枣庄铁道游击队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组织机关趣味运动会,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和团结协作意识与能力。二是树立“红色榜样”,争创“一流业绩”。深入开展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比学习、比创新、比业绩“三亮三比”主题活动。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党员干部带头参加文明城市创建,下沉社区开展包保行动,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老人,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持续开展教育强国解放思想大讨论,各科室均围绕“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目标,制定争创清单,树牢机关服务意识、争先意识。建立科室每月述职评议制度,形成比学赶超干事创业氛围,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全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