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三个坚持”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地见效
发布日期: 2023-11-01 08:58 浏览次数:

威海市在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的过程中,着眼于实际、融入实践、追求实效,在市域内完成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试运行,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创新发展的源动力,致力于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统筹协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联合市委组织部等5部门印发《〈威海市贯彻落实山东省《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成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教育工委统筹抓总、部门协调联动、学校一体推进”工作机制。采取“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到部门”的方式,制定任务分工台账,定期开展调度,稳妥有序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落实落地。二是部门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强大合力。紧盯任务台账时间脉络,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定期主动向市委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积极争取支持,有效化解任务推进过程的“痛点”“难点”;及时与市委编办、市财政局等5部门进行协调磋商,有力保障党组织机构设立、人员配备、资金保障等落实到位;与市域内8个区(市)建立信息沟通制度,针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不同问题,第一时间协商解决,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三是强化培训动员,广泛凝聚共识。多次专题学习上级政策精神,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领导班子准确把握相关要求。通过专题培训等方式,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广泛宣传“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核心要义和政策规定,统一全体教职工思想,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二、坚持调研督导,高效有序推进

一是注重调查研究。市、区(市)教育部门围绕党组织设置、班子职数、干部配备、议事决策机制等重点内容,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访谈等方式,深入全市251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全覆盖摸底调研,按照“深、实、细、准、效”工作要求和目标,与基层党组织书记、教师代表谈话,及时梳理汇总调研发现的问题,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二是坚持分类施策。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推进的原则,根据调研掌握的情况综合研判,坚持“一区一策”“一校一案”,精准施策,指导各区(市)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方案。对于符合党组织设置及班子配备政策规定的学校,进一步强化提升党建业务水平;班子配备不到位的学校,及时进行干部调整配备,同时按照组织程序进行委员的补选、改选;涉及卫生、体育等其他领域的职业类学校,及时与其主管部门沟通,开展党政班子的调整。三是强化日常督导。发扬“钉钉子”精神,建立健全“事事有人盯、件件有验收”的督导机制,加强工作日常调度,对照重点任务清单,采取“线上交流+线下汇报”的灵活方式进行常态化调度,实时掌握工作进展。结合党建工作考核,对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各项工作晒成绩、亮数据、明措施,形成争先热潮。定期召开各区市工作推进交流会,明确优势不足,激发各区市真抓实干内生动力。

三、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效果提升

一是运行机制再提升。市教育局(市委教育工委)进驻学校列席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对学校议事决策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指导,保障议事规则和议事决策程序的规范性。随机选取学校领导干部、党务工作者、党员代表、教师代表进行座谈,听取制度运行的意见建议,立行立改,确保相关制度贯彻落实到位,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干部队伍再提升。市、区(市)教育部门统筹谋划,共计调整交流、提拔任用、改任退出校级干部253名,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458名。同时,利用暑假举办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干部培训班,全力打造政治过硬、师德高尚、业务专精、担当实干的干部队伍。三是深度融合再提升。着力解决学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弱化、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度不够等问题,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建设、“双培养”、思想政治工作、“双减”等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党员联系班级、带头上公开课和示范课、开展结对帮扶等,有力助推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