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纳入改革范围的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共有524所,截至目前,已有502所实现改革落地,完成率为95.8%。
一、坚持目标导向,“一盘棋”统筹谋划
一是提高站位,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贯彻落实《关于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纳入全市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为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突破项目,按照“一把手”工程标准确定为重点打样示范项目。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定期调度分析工作进展,系统推进改革落实、落地。二是加强联动,凝聚改革合力。坚持上下联动,建立市、县、校三级联席会议制度,既归口管理、明确责任,又强化协同、齐抓共管。联合组织、宣传、编制、财政和人社部门,定期召开会议商讨研判推进改革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流程跟进落实,合力打通改革堵点、痛点,有效助推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副书记职数核定、人员配备,确保改革平稳、有序推进。三是精准调研,摸清改革底数。先后开展5次专题调研,对全市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设置、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分设、党务工作机构设立、党务工作者配备、基层党组织建设等情况进行全面梳理,掌握实情。对全市纳入改革范围的524所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系统分析、统筹调度,形成“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二、坚持问题导向,“一股绳”协同推进
一是清晰政策,构建保障体系。联合市委组织部等5部门印发烟台市贯彻落实《意见》的总体方案。市、县、校三级分别制定党组织会议和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明确中小学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特别邀请省委教育工委领导在全市教育系统党务工作者培训班上专题解读《意见》,现场答疑释惑。全市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党务工作者2800余人次,切实做到政策清晰、标准明确。二是聚焦重点,破解职数难题。针对党组织书记和专职副书记职数核定难题,反复与组织和编制部门沟通协调,协同市委编办对502所中小学校和22所幼儿园职数进行重新核定。党组织设置为党委(党总支)的学校,在原有班子职数基础上增加1个书记职数;同时,在原有内设机构基础上,单独设立党建办公室。党组织设置为党支部的学校,在原有班子职数基础上增加1个专职副书记职数。截至目前,核增党组织书记职数59个、专职副书记职数452个。三是集中攻坚,推进改革落地。抓住暑假改革关键期,先后6次召开推进和调度会议。坚持市县联动,建立推进改革任务清单、工作台账。聚焦重点任务,坚持“分类指导”,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列出“时间表”“任务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改革落实情况进行日调度、日通报,以“钉钉子”精神将改革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坚持结果导向,“一体化”规范运行
一是推动机制落地,确保改革实效。聚焦党对中小学校的全面领导,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行动,规范各级党组织设置,明确两个议事规则,完善协调运行机制,修订完善学校章程,从党务工作机构、党建制度机制、党建工作运行、党员教育管理、党建工作保障等方面制定108项措施,推动改革规范化运行,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二是选优配强队伍,明确激励举措。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先后提拔学校正职43人、副职189人,调整交流649人。配优配强党务工作者,新选拔31名党建业务骨干担任学校党建办公室主任,新配备专、兼职党务工作者84名。明确落实党组织书记和校长待遇,探索建立党务工作人员多渠道晋升保障激励机制,打造团结、高效的干部队伍,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效能。三是强化品牌引领,推动融合发展。打造“港城红烛 杏坛先锋”党建特色品牌,编印《烟台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建品牌汇编》,创建“一校一品”党建品牌106个。坚持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德育和思政工作深度融合,聚焦党建带团建、队建,深化党团队协同育人机制。把党组织的制度优势转换为中小学校的治理效能,有效增强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动力。
下步,烟台市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行动,做好推进改革科学化、规范化的“后半篇文章”,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