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牌背景
一是学校党建与教育教学不能深入融合的问题。一说起学校党建工作,都普遍认为是虚的,与教育教学工作无关,存在学校党建与教学脱节,造成党建和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在无形中增加了师生负担。之前,圣城中学党组织也面临这种问题,党务干部配备不齐,日常组织生活不规范,存在长时间不开展的情况,偶尔开展,也是更多流于形式,党员学习只停留在抄写笔记的阶段,党组织向心力不强,教职工入党积极性不高。甚至在某一年,在当地组织部门的例行党建检查中,学校党建工作得了零分,被全市通报。
二是学校办学特色不突出的问题。寿光市圣城中学创建于1994年,是寿光市教体局直属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创建初期,师资力量为从全市各个学校考选上的教学能手和学科带头人,业务能力代表着当时全市的最高水平。圣城中学和同类学校在师资和招生片区等条件对等的情况下,教学质量仍遥遥领先。这种情况在前期“唯分数”导向下,还能适应社会发展,但面对新时代全环境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育人要求,“唯分数”显然不能适应新时代教育,无明显的办学特色和育人体系。学校教师也被认为只会严管抓成绩、古板没活力,教师队伍人心涣散,一度影响学校整体声誉。
三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不能深入融合的问题。作为学校来说,把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并发扬光大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之前包括圣城中学在内现在许多学校,在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普遍面临传统文化普及与学校教育教学不能深入融合,许多还只是停留在背背古诗、穿穿古装、弹弹古乐器,搞搞形式、应付检查的阶段,传统文化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不能很好落地,不能很好的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如何让传统文化成为学生的日常行动指南,成为他们身体里流淌的血液,成为他们信仰的一部分,成了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二、品牌做法
圣城中学对党建品牌采取了一体化融合创建的策略,实现了党建与教学业务全面融合。一体化融合是从学校文化入手,形成办学特色,从而凝练出党建品牌。即深入挖掘构建出学校“三圣文化”价值体系,开发出“三圣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三圣教育”办学特色,最终成功凝练出“三圣教育·红色领航”党建品牌。
(一)挖掘文化
山东省寿光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人文底蕴深厚,是全国有名的蔬菜之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圣城中学立足“寿光三圣”的文化底蕴,传承“文圣仓颉、农圣贾思勰、盐圣夙沙氏”精神及对后世文化、农业、经济的影响,多次邀请老领导、老教师、学生家长、文化名人和专家对学校进行文化建设诊断分析会,经过提炼和总结,逐步形成了以“仰圣·力行”为校训,以“让每个学生成为大气有素养的人”为办学理念,以“建设有品位的学校,培养有素养的学生”为办学目标的文化价值体系。学习农圣贾思勰,践行“教育即生长”理念,让教师有发展,让学生有成长,师生生命有基础;学习盐圣夙沙氏,践行“教育即生活”理念,让师生生活得有滋有味,生命有力量;学习文圣仓颉,践行“传承与发展”的理念,在传承中求发展,让生命有灵魂。最终,成功挖掘出了“三圣文化”价值体系。
(二)形成特色
在“三圣文化”指引下,学校课程建设实现新突破。学校不断丰富“三圣教育”课程体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整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圣、农圣、盐圣三大课程体系,形成了显著的办学特色。学校成立多种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师实行“1+1”策略,除担任主课程外还要担任一门社团课程,并聘任一批专业的社团指导教师;每周固定时间或课后延时作为社团活动时间,让“三圣教育”课程真正成为学生素质发展的有效载体。在上级组织的各项比赛中,摘金夺银成为常态。课堂改革实现新突破,梳理提炼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四环八步”学本课堂模式,在学校的课堂教学实际中发挥出了越来越明显的效果。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幸福指数,让学校充满家的味道。最终,学校实现了由“三圣文化”价值体系到“三圣教育”办学特色。
(三)打造品牌
党建品牌的形成是通过学校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体现出来的,具体以“六个一体化”融合来实现。
一是校园文化与党建文化深度融合。在构建学校“三圣文化”时,注重融入红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将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合,建成“五廊两园一室一家一广场一书院一空间”等一大批校园文化阵地,每一处文化设计都充满党性元素,让党性教育与非正式学习随时随地发生。每个文化阵地都悬挂着一个漂亮的牌匾,上面题名都是从学生中征集而来。
二是常规课程与党建课程深度融合。组织党员编写《童心向党》《点燃正能量》《跟习爷爷学经典》等校本读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建课程育人功能。推动全科思政育人,发挥思政铸魂育人功效,将疫情教育引入思政课。把学校有代表性的几个地方蕴含的故事挖掘整理出来,做成“学校记忆”系列课程,如“一棵雪松树的故事”“大白和小白的故事”等,成立小讲解员社团,把这些故事讲给师生、家长和到校参观的考察团。
三是名师培养与红烛先锋深度融合。大力实行“双培养机制”,成立12个党员名师工作室,实施党员教师“传帮带”和“青蓝工程”,开展“1+N”教师阅读,实行“教研工作包靠制度”。定期召开班主任论坛、青年教师座谈会、读书交流会等,党员教师率先垂范,处处高标准、严要求,争做红烛先锋。近两年,面对新冠疫情,党员教师没有缺位,以实际行动参与到疫情防控中。在圣城中学,党员的榜样带动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满满正能量的实际行动。
四是德育工作与红心向党深度融合。创办校报《三圣教育报》、校刊《学校记忆》,开辟意识形态教育新阵地。开展道德大学堂、德行好少年评选、核心价值观组歌传唱、“种朵鲜花送给党”“国旗下我给学生讲党史”等系列活动;开展红色研学,进行革命教育,给学生埋下“童心向党”的种子。有一年国庆节期间,学校六年级学生郝帅、刘泽霖放学经过一个正在悬挂国旗的商铺,主动驻足向国旗敬礼,被路过记者发现并进行了报道,说明学校“童心向党”工程已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内化为他们的行动自觉。
五是师德师风与党风廉政深度融合。每年4月和9月是“师德师风建设月”,同时也是“党风廉政建设月”。大力推进学校班子勤政廉政、教师廉洁从教为重点的廉政教育。对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每个党员的日常表现全部以积分的形式体现,有力促进党员教师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疫情期间,组织师生开展同心战“疫”系列活动,征集了众多优秀的师生作品,在媒体刊发,并进行转发,在不断加强师德师风的同时,有力引导了家长的思想。
六是教师培训与主题活动深度融合。学校组织党员教师签订《教师职业道德承诺书》,制定《师德公约》;开展党建大教研、师德征文、万名教师访万家等活动,鼓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促进教师的素养大幅度提升。在“学习强国”平台组织的“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主题征文中,有21篇师生作品入选刊发,有26名教师被评为“供稿之星”或“学习标兵”。
通过党建与业务的不断创新融合发展,学校党建品牌初具影响力。学校也通过广泛征求意见,设计并发布了自己的党建品牌标识,运用到了学校的各个方面。
三、品牌成效
通过党建品牌一体化融合打造,彻底解决了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实现了党建育人,传承了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播下“童心向党”的种子,圣城中学成为群众身边一所有温度、有质量、有品位的好学校,实现了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圣城中学不断发挥党建品牌校的优势,对外输出品牌创建经验,市教育主管部门以圣城中学为核心校成立全市第一个党建联盟。从今年开始,按上级要求,陆续接管了新建的巨能小学、厚德学校,扩大了学校办学规模,成功复制办学经验。学校经常代表本地区和本行业,迎接来自上级和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圣城中学党建品牌一体化创建经验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大众日报》《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学习强国”、山东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学校荣获山东省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示范校、山东省中华经典诵吟特色学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健康教育示范校、潍坊市先进党组织、潍坊市十大党建品牌学校、潍坊市过硬党支部、潍坊市铸魂育人示范校、潍坊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潍坊市“轻负优质培育学校”等荣誉称号。圣城中学党建经验正成为山东的一面旗帜,引领基层学校党建不断创新与发展。
四、经验启示
基层学校成功打造一个党建品牌很不容易,后续需要通过不断创新育人载体来丰富品牌内涵,同时,要认真思考品牌下步工作措施。
一是找准下步发力方向。圣城中学通过党建与业务融合打造成的党建品牌已初步成功,但在进一步提升方面还需要找准发力点。在成为品牌学校后,面对集体团办学的新形式,要构建新的管理体制和课程体系,让公办品牌价值发挥最大效能。
二是厘清下步改进方向。持续改进工作作风,针对少数党员自我要求不够高、工作不够细、前紧后松等现象。将继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把初心和使命变成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三是坚定下步融合方向。坚持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方向不变,发挥党建联盟核心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做好党建与业务的“六个一体化”融合工作,落实新时代党教育工作的要求,培养新时代大气有素养的圣中学子,不断丰富“三圣教育·红色领航”党建品牌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