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五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五化”为抓手即总体设计体系化、宣传动员立体化、团队打造精准化、过程管理实时化、评价总结科学化,深度构建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践行中华民族“躬行践履”传统美德,在社会课堂中上好“大思政课”。学校获评“全国暑期实践大学TOP10”、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组织单位等多项荣誉,学生实践能力明显提升,社会实践育人品牌效应和育人成效日益彰显。
总体设计体系化。为进一步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系统化和实效性,以品牌实践项目服务于“五有”人才培养,学校从政策制度、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平台构建等4个方面入手,系统规划并设计了社会实践工作体系,确保各环节形成合力效应。其中,从实践理念、宣传筹划、立项答辩、培训指导、过程控制、媒体宣传、总结展示等方面,系统化构建政策制度机制;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校院两级均成立社会实践工作领导小组;推进校地企联动,多渠道筹集实践资金,加大社会实践的经费保障和激励力度;多方位搭建学生实践平台、拓展学生实践基地等388个,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
宣传动员立体化。学校把立体化的媒体宣传作为发动和评价社会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线上线下齐发力,一方面,继续加强报纸、刊物、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力度;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社会实践”新媒体传播计划等,充分利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学校网站”等不同媒介搭建宣传矩阵,全方位为实践活动发声。每年秋季学期举办暑期社会实践总结展示,对优秀团队、个人、成果及单位予以宣传表彰;同时积极对外宣传推介我校社会实践典型事迹和活动经验,每年在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网、大众网等各级媒体发表宣传稿件30000余篇,起到了良好育人效果和示范效益。
团队打造精准化。学校围绕党史学习、理论宣讲、国情观察、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等主题,坚持契合地方发展战略、吻合企业人才需求、贴合学生成长需要、符合高校育人规律的思路,构建“学生+高校+地方+企业”四主体协同实践育人机制,本着合作共建、按需设项、据项组队、双向受益的原则,每年立项实践团队1600余支、参与学生15000余名,分为精品、重点、普通三类予以经费支持。其中,关爱西部留守儿童的“赴陇援西”实践团自2010 年成立,已传承13 年,帮助留守儿童近800人、服务时长1600小时,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项目TOP10;“追寻足迹、青春向党”实践团,以“重温领袖足迹,寻访红色文化”为主题,探寻新时代发展成就、助力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获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团队TOP100;“明眸启光、‘眼’绎未来”实践团,以技术与人文手段统筹结合为思路,发表的“青少年儿童视力健康守护系列论文专利”获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TOP10等。
过程管理实时化。学校基于PDCA循环的理论视角,从高校社会实践的过程策划、实施、监测及总结和评估等方面,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管理路径,并从尊重学生在社会实践主体性地位、加强实践过程的信息动态监测、创建社会实践导师团队、建立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等维度出发,打造形成由需求调研、方案设计、专业指导、项目申报、团队立项、启动培训、躬身实践、总结评比等8 个环节组成的全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基本实现社会实践过程管理实时化。学校创新“线上+线下”指导方式,健全校领导、校团委、学院党团委及指导教师四级指导工作机制,建立社会实践实时沟通群,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信息调度表》,精准掌握实践动向,确保社会实践安全有序及取得实效。
评价总结科学化。为保障高校社会实践育人“确有实效”,学校科学构建和完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以评促建,突出靶向精准,坚持“日常+总结”常态化考核、“共性+个性”差异化考核、“激励+约束”绩效化考核,每年评选校级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及个人团队400余个,荣获省级及以上社会实践奖励110余项。注重成果凝练,努力实现社会实践由“过程”向“成果”的转化,如“砼心筑桥·情系黄河”实践团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针对黄河流域桥梁病害等问题,实地调研、建模分析,形成论文专利等多项成果,获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成果TOP100、全国高校BIM设计大赛团队特等奖等多项奖励。学校通过举行主题汇报会、经验交流会,实现社会实践成果与经验共享,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载体,使更多青年学子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