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医学院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以融合谋发展”的社会服务理念,积极转变办学思路、办学方式、人才培养定位、教育教学目标,深入推进合作兴校战略,围绕全省“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立足区域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和办学特色,积极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深化校地合作,汇聚合力,双向赋能,驱动服务地方长效发展。
强化统筹,提高融合发展的校地协同度
坚持校地融合发展理念,建立健全校地融合发展机制,强化资源统筹,坚持“重点引领、分类实施、全面覆盖”原则,将服务地方工作贯穿于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各个环节,成立服务地方工作办公室,出台《关于服务潍坊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面推进学校与地方医疗机构融合,与企业深度联合,校地共建共享高层次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平台等优质资源,形成校地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2019年学校成为省内同类医学院校第一所省市共建高校,2020年成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建设单位。
对接需求,增强专业建设的社会适应度
坚持社会发展需求导向,聚焦“健康中国”“健康山东”战略,建立“大健康”“大康复”理念下的集群式专业发展模式,构建了对接山东省“十强产业”和潍坊市“十大产业”的临床医学与技术类、预防医学与卫生管理类、康复医学与教育类、药学与生物工程类等4大学科专业群,临床医学专业群获批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增设中医学等7个社会急需专业,建有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20个,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以上特色优势专业达65%,高质量完成临床医学、护理学专业认证。
突出特色,提高学科建设的科技贡献度
坚持“四个面向”,突出学科特色和优势,以一流学科引领发展,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联合开展关键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力实施“百校三个一”工程,牵头四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在重大社会风险预测、组织工程与修复重建、靶向药物递送、肿瘤精准诊疗等领域独具特色,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个学科获批省高水平学科,建设了3个现代产业学院,其中医养健康现代产业学院获批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共建共享,提升高端人才的共引共享度
精准推进“双招双引”,建立人才共引共享机制,推进校地企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共享,建立校地高层次人才双向交流渠道,校地联合申报省级人才工程,以省市共建为契机,依托省、市人才引进的政策红利,出台“潍医人才20条”等系列措施,设立“人才特区”“引才伯乐奖”。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骨干教师国外访学计划”“海内外高端人才引育计划”,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任教师博士学位占比提高到54%,人才增幅省内同类院校第1。
强化引领,增强健康服务的区域辐射度
全面加强医教研协同,加强附属医院等临床教学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地方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医、康、养、护”服务,打造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卫生服务辐射中心。做强以整形外科医院、生殖医院、眼科中心等为主体的专科性医院群,形成以医科大学为引领的附属医院群集优势。成立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学院,与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市中医院合署。于金明院士唯一院士工作站、省肿瘤医院潍坊协作医院、秦泗河骨科疑难病诊疗中心落户潍医附院。附属医院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二级癫痫中心,生殖医院获评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眼科中心成为全国首批“光明中心指导中心”。
校地协同,提升经济社会的智力支撑度
强化实施与职业类院校联合培养能力,加大对潍坊护理职业学院等高职院校的对口帮扶工作。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与优质企业开展多形式、多内容的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共建二级学院、产业学院、专业集群、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专业课程,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学校打造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强能力人才培养特色。建设了全国独有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公共卫生危机管理博士人才项目和高端智库,向政府提交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研究报告和咨政建议31份,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