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升,探索建立了“三四五六”培养机制,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升教学水平。
一、三个纳入,制度引领,建立成长激励机制
一是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纳入学校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和高地计划重点项目。坚持校领导挂帅,实行重点项目领导负责制,校领导专门靠上,亲自指导。
二是将教师参赛结果纳入部门绩效考核。坚持结果导向和奖励制度,制定了重奖优秀比赛结果的激励措施。
三是将教师参赛成绩纳入职称评聘和各类评先树优并作为重要条件,激励青年教师树立奋斗目标。
二、四级赛制,以点带面,形成典型示范效应
学校形成了教研室-系部-学校-省赛的四级赛制,采取“全员参与、团队参赛、分级负责、多轮培训、梯队递进”的原则,每年全校95%的青年教师踊跃报名参赛,先后以教研室、系部、学校为单位组建参赛团队,形成一人参赛,全体上阵、共同提高的浓厚氛围,达到以点带面、典型示范、全面培养的目的。
三、五步工作法,各有侧重,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一“导”是关键。包括政策引导、师德倡导、教学督导和赛前指导等环节,引导广大教师回归教学、回归课堂,坚守教书育人初心使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二“赛”是手段。学校为青年教师搭建了四个比赛平台:青教赛平台、教学能力大赛平台、课程思政比赛平台、思政课教学比赛平台。每一次选拔都是一次学习,每一次参赛都是一次提升,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升目的。
三“训”是基础。以“五训”提“五力”:以青年教师培训提升专业发展规划力;以“双导师制”培训提升职业教育的适应力;以青年教师“五个一”工程(融入一个团队、精讲一门课程、指导一项大赛、参与一项课题、对接一个企业)培训提升教师整体实力;以项目专题培训增强教师队伍战斗力;以赛前集训提升参赛竞争力。
四“磨”是重点。包括个人熟悉内容磨课、系部团队业务把关磨课、学校团队拔高磨课三个环节。个人磨课环节,每位参赛教师,对参赛内容的每一个节段磨课至少10遍以上,熟能生巧。系部团队磨课环节,教师所在系部组织3-4次抽查式磨课,重点就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深度、广度、新度、启发式教学、课程思政、板书设计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学校团队磨课环节,按照比赛程序任意抽取一个节段进行全方位磨课,进一步提升参赛课程质量。每次磨课,其他教师都参与观摩,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培训。
五“传”是辐射。为进一步扩大比赛成果,学校积极组织获奖选手开展系部之间、全校范围等不同层面的展示交流。获奖选手展示参赛节段内容,讲述参赛体会、注意事项和收获感悟,达到示范带动目的。
四、“六度”标准,处理好“六个”关系,打造“六味”俱全好课堂
一是政治高度——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把课讲出“味”。教师要处理好教书和育人的关系,将价值塑造和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强化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如盐入水有机融入思政元素,把课讲出“思政味”。
二是思想深度——处理好“上下”关系,把知识讲“通”。教师要立足课程知识,讲出其与“国计”和“民生”和“学生”的关系,“上”是指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下”是指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知识基础、思想基础,教师要在中间架起一座桥梁,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价值感、获得感(求知),对党和国家政策的认同感(立德)。
三是学术力度——处理好“前后”关系,把知识讲“透”。知识的“前后”是指知识的前世今生、历史文化、时代特色,挖掘知识背后的规律、方法、现实应用及发展前景和文化,将新知识、新工艺、新成果引入课堂,在历史纵深感中树立传统文化自信、新时代自信、科技发展和追赶自信。
四是视野广度——处理好“左右”关系,把知识讲“达”。“左右”是指在文理贯通、行业企业衔接、中外对比中,搭建知识立交桥,形成知识体系,讲出课程自信、专业自信和中国自信。
五是人性温度——处理好“师生”关系,把课讲出“情”。教师要眼里有学生,更要心中有学生,关心关爱关注学生,以行为带动行为、以思想激发思想、以人格影响人格、以心灵滋养心灵、以感情共鸣感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课讲出“人情味”,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六是有舒适度——处理好“内外”关系,把课讲“美”。教师不仅要注重讲课的“内功”,还要注意言行举止、仪容仪表的“外功”,展现职业与个人魅力,增强学生的向师性。
近几年来,山东水利职业学院教师在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先后荣获7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在全国水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3个二等奖;在全省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中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省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1项,国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在2021年山东省思政萌新磨课总会和课程思政研课总会比赛中取得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在刚刚公示的2022年高校青教赛省赛复赛选手名单中,该校参加初赛的5位青年教师,全部入围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