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对《关于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2-06-13 10:30 浏览次数: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省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现代化教育强省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大格局中系统谋划布局,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和有效突破口,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力量,以部省共建职教高地为抓手,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加大财政投入,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质量日益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认可度显著增强。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把职业学校办好,让老百姓的孩子喜欢来、愿意来

(一)持续加大投入,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推动所有职业院校学校达到合格标准的基础上,全省建设208所省规范化、示范性及优质特色中职学校、25所省技能型高职特色名校、37所优质高职院校,名校以上学校数占全省职业院校总数的半数左右。目前,全省有65所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15所“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分别位居全国第一、二位。在完成上述工程后,实施高水平职业院校和特色化专业建设工程,分别按照每所中、高职院校1500万元、2000万元,每个中、高职特色化专业(群)300万元、2000万元标准支持建设,引导学校优化资源配置,打造品牌和特色。

(二)优化师资队伍,能工巧匠走进校园。允许教职工编制总额的20%,由职业院校自主聘用专业兼职教师,对高技能人才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考察招聘,全省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0%,让广大教师以扎实的实操能力教给学生胜任岗位的真本事。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青年技能名师建设计划,培育职业教育教学名师500名。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用灵活的薪酬政策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三)提升治理水平,育人环境越来越好。实施职业学校治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出台《职业院校基本办学规范》,面向社会公布省市县校规范办学监督投诉电话和网址,加快推动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

二、把教学质量抓好,让孩子们学到真本事、练成真本领

(一)科学设计课程体系,让学生喜欢学、愿意学。坚持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丰富多彩的课程体系,为不同禀赋和兴趣的学生创造多样化的成才路径,为青少年打开成功的大门。以能力递进为主线,开发10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一体化设计各学段培养标准,开发322个专业教学标准和147个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新资源纳入教材,参与的行业企业近6000家,基本形成既分层分类、又系统衔接,覆盖各主干专业的课程体系。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学得会、练得好。尊重职教学生学习特点,推广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方式,注重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文素养、职业精神与技能提升并重,引导学生德技并修、敬业乐群,夯实入职入行道路。

(三)让“行家”指导教学,把先进理念和技术教给学生。联合行业部门,组织行业企业名家、职教专家,成立25个省级行(教)指委,推动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开展订单培养,将企业先进的生产、服务、运营、技术体系转化为教学和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三、把发展路径建好,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打通学生学业晋升渠道。致力于给各类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发展的希望和公平的机会,完善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初步搭建起上下贯通、左右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2012年,在全国率先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职教高考报名人数由当时的不到4万人增加到目前的20.9万人。大力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数量由“十三五”初期的551个增加到目前的1600个,年招生规模由不到6万人增加到13万多人。全省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为山东新增劳动力普遍接受高等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2021年,全省中职招生有2.95万人超过普高线,高职招生有2.92万人达到本科线,1.74万普高在校生转入中职学校,“职校只能招收低分生”难题开始破解。

(二)着力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认定310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支持学校与知名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校企对话制度,校企合作“一头冷、一头热”问题初步解决,中、高职校均合作企业分别达到14家、268家,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生升学有渠道、就业有优势,有力提升了职业教育吸引力。

结合您的建议,我厅将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融互通,推动职业院校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通过内强质量、外树形象,吸引更多有志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感谢您对我省职业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2年6月13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