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关于改善中、小学生视力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化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教育部门要加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科普教育,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教育观、成才观、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教育管理机制和良好社会环境。您提出的建议对于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具有很强的建设性,我厅会认真研究吸纳,扎实开展全省儿童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
一、健全专业机构,构建防控体系。成立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承担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建档、预警及防控技术指导,搭建起省、市、县(市、区)三级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网络。探索成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小儿推拿防控基地”,目前建立基地146个。实施全省学校卫生保健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依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成立“省学校卫生保健培训基地”,构建“近视眼防控科学性与责任管理体系”,切实提高近视防控水平。
二、开展监测筛查,健全眼健康档案。借助“山东省学生健康网”信息平台,实现全省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建档率100%。目前存储中小学生健康档案5000万余份,档案可随学生升学实时转移。全省教育、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学校通过平台对学生健康体检信息进行查询、统计、监管。
三、示范引领带动,培育典型经验。致力于打造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工作新样态。济宁、潍坊、青岛、济南等4市成功获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淄博市张店区等11个县(市、区)获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点县(市、区)。分级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评选,评出首批近视试点区县20个、示范学校500余所。10个县(市、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数量居全国第三。
四、减轻学业负担,监管校外培训。持续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师生课业负担,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和日常考试。组织开展义务教育满意度评价,调查学生家长8.3万名,对包含课业负担在内的义务教育办学情况进行全面诊断评估。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回头看”、“妨碍义务教育实施”行为专项排查、“助考培训机构清理整顿”等专项行动,科学监管校外培训机构,优化中小学生受教育环境。建立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制度,实施第一次联合检查抽查,涉及抽查对象5市443家,有效防止违规办学现象返潮。
五、重视科普宣传,推进健康教育。组建由29名专家组成的省级宣讲团,开展线上科普讲座50余场,出版发行近视防控科普读物22.5万册,制作科学用眼宣传视频10个,提升学生防近知识知晓率。联合省妇联启动实施“家校协同,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主题宣传,组织开展近视防控专题讲座、专家访谈、经验推广等宣传实践活动。发挥家庭教育主导作用,加强近视防控知识宣传。发布《学生居家眼保健指南》,提出“勤洗手、勿揉眼,少看近、多看远,姿势端、好光线,营养均、足睡眠,常运动、身体健”等针对性强倡议,宣传实用的眼健康知识。
六、夯实体育基础,贯通体育锻炼。“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800多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体育场馆16214个,中小学体育器材配备达标率超过93%。全面推动“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测试+运动技能测试”体育科目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与评价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全面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齐开好体育课,实施“一校多品”工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或体育活动项目。全面落实体育大课间和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制度,切实保障学生校内体育锻炼时间。
七、严格评议考核,强化督导评价。联合省卫生健康委、省体育局印发《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细则(试行)》,建立近视防控工作考核机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考核指标纳入市县级人民政府评价指标体系,夯实地方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及家长四方责任,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有效遏制儿童青少年近视低龄、高发趋势。
下一步,我厅将充分考虑您的建议,在强化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方面,以创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省级改革示范区为抓手,坚持示范引领、多措并举、防治结合,有效遏制全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高发、低龄趋势。创建首批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省级试点学校,以点带面推广干预治疗手段。开展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压实各方责任,对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连续3年不降低的市依法依规予以问责。持续开展用眼健康宣传教育,扩大科普宣传效果,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比2021年下降1个百分点的目标。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2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