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昌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公共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力度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省不断优化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模式,创新举措推动基地共建共享,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政策支持引导。2020年,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设共享性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的指导意见》,为实习实训基地建什么、怎么建、怎样运营管理提供“操作指南”。省教育厅、省编办等14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指导意见》,明确政府、职业院校可与企业、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生产性实训基地,积极创新治理体制机制。为更好推进大型共享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省教育厅分两批组织200余所职业院校专门赴江西南昌实地考察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示范实训基地,学习先进做法,汲取成功实践经验。
二、创新基地运营模式。鼓励实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运营方式,建立运营成本分担机制,对承担的公益性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予以补偿;对其他项目,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合理收取费用;鼓励对外开展技术服务、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生产销售、专利转让等,按照市场化原则实行有偿服务。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混合所有制项目试点,探索校企双方以资本、设备、技术、无形资产等要素合作共建,以利益为纽带联合开展生产经营和实习实训,打造校企合作共同体。如: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按照10%到40%不等的持股比例,分别与山东惠康饲料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合资合作,建立6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年产值逾10亿元,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型合作关系,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再如: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项目以潍坊市支柱和龙头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配套建设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海洋化工、动力机械等多个高端实训平台,为各类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及培训机构提供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大赛和技术交流等服务。该基地自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培训6.2万余人,2018年被认定为省级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
结合代表的建议,下一步我厅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实训模式。按照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的模式建设运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实习实训基地大力开发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实训项目、实训产品,在满足自身学生、员工实训需要的同时,面向社会群体提供有偿实训服务,切实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推广“生产性”实训模式和“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真实案例和生产任务,提高学员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二是支持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办学。发挥企业在行业上的影响力,利用企业自身设备、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参与举办具有特色的、专业性的实习实训基地。探索将参与实习基地办学的企业优先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范围,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三是建设“双师型”师资团队。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吸纳区域内、行业内专业拔尖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吸引技能大师、首席技师、产业导师等设立工作室,培育一批优质实训项目指导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实训骨干教师队伍。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2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