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青岛大学牵手“金花” 共育“繁花” 与“链主”企业深度融合
发布日期: 2022- 02- 24 14: 13 浏览次数:

青岛大学根植齐鲁大地,立足青岛而发展,充分发挥医学、工学等传统学科优势以及附属医院诊疗优势,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学科,牵手海尔、海信、澳柯玛、黄海制药、明月海藻等“青岛金花”企业、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企业以及其他“链主”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深入落实我省“百校三个一”工程实施方案,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汇集优势资源,共筑创新之巢

学校始终把加快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大力推进与“金花”“链主”等企业的科技合作,将联合共建研发平台作为汇集优势资源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举措。与海信集团先后共建“山东省数字医学与计算机辅助手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数字医学临床诊疗与营养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成立“青岛大学—海信集团产学研合作基地”,大力开展数字医学临床诊疗以及数字医学与营养健康相关的研发活动,服务人民生命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与海尔集团签署共创物联网生态圈战略合作协议,在智能制造、现代金融、医养健康、智慧家庭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建“海尔衣联网—青岛大学联合创新中心”,联合申请获批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与澳柯玛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共建国家及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创新平台。在医药健康领域,与青岛华赛伯曼医学 、黄海制药、明月海藻、鲁南制药等共建了“青岛大学华赛医学细胞和蛋白质药物研究院”“青大明月营养健康食品研发创新中心”“青岛大学青岛医学院鲁南药物制剂研究院”等一批创新平台,与青特集团共建青岛大学医疗产学研基地。在纺织领域,与岱银集团、康平纳集团联合共建“泰山纺织服装产业技术研究院”,并作为股东单位参与共建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2021年学校与愉悦家纺合作申报的校企共建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获批,与如意集团、鲁泰纺织、孚日集团等15家省内知名纺织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联合研究平台20余个。校企共建创新平台成为校企合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教研融合提供了优质土壤。

二、聚力人才融通,培育重大成果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在持续实施“首席教授”“特聘教授”“青年卓越人才”三大人才工程的基础上,依托与企业共建的高水平研发平台,“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并大力推进人才融通和联合攻关。学校一方面进一步挖掘存量资源,以“金花”“链主”企业技术需求为牵引,遴选优秀科研人员进入企业担任技术专家、挂职研发岗位高管;另一方面积极从企业聘任研发骨干全职或兼职入校工作,深度参与科研攻关。通过引育并举、人才互聘等方式,集聚了国家级、省部级高层次人才160余人,在高层次人才带领下,校企合作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催生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学校与海信集团共同研发的“基于小儿肝胆胰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研发、临床应用及产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愉悦家纺合作的“高精度圆网印花及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高品质棉型纺织品清洁染色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双方还合作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2项;与东方地毯合作的“无乳胶环保机制地毯产业化集成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一等奖;与青岛瑞华集团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合作的“多重杂化纳米组装体及光电生物柔性可穿戴关键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公示)。与愉悦家纺、即发集团、明月海藻、山东威能、万明赛伯药业等企业合作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青岛市重点研发专项等重大项目20余项,累计获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

三、深化产教融合,共育专业人才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和企业重要教育主体作用,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推进新工科、新医科建设和打造“金专”,进一步完善与企业协同培养人才的机制,着力培育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学校与澳柯玛集团、芯恩集团共建微纳技术学院,由中国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产业之父、中芯国际创始人、芯恩集团董事长张汝京博士担任终身名誉院长,学院拥有一条价值数十亿元的芯片实训基地,芯恩集团和澳柯玛集团两大实习基地,从芯恩集团聘任10余位芯片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着力培养微纳技术领域创新人才,自成立以来已招收微纳英才班学生500余人。与海信集团合作成立“青岛大学—海信集团人工智能学院”,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切入点,改革创新培养模式,联合设立“青大·海信班”研究生专项招生计划,聘请了一批海信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和研究生导师,“海信班”首次招生14人,标志着双方产学研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新一代“青岛金花”制造业培育企业青特集团合作设立“青大·青特班”,打造校企合作新模式,联合培养专业化本科人才,让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实践活动、实习实训、工程设计、创新项目等,为未来加入制造业奠定信念、信心,目前“青特班”已招收50余名优秀本科生。与鲁泰纺织、孚日集团、愉悦家纺、迪尚集团等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0余个,联合开设“卓越纺织创新实验班”等多个特色班,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持续为纺织产业赋能。

四、完善体制机制,加速成果转化

学校不断完善科技评价体制机制,加大社会贡献评价力度,进一步推动科研人员进企业、进车间,助力企业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是修改职称评审办法、特聘教授青年卓越人才工程实施办法,教学科研型、科研为主型和社会服务型高级职称评审、各类人才工程评审均设置科技服务能力基本条件。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在二级单位科研考核中的约束机制,重点考核成果转化收益。三是修改完善科研业绩分类分级办法,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在业绩评价中的权重。四是修订完善《青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青岛大学学科型公司管理办法》《青岛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实施细则》等文件,激发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热情。科研人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在推进技术成果向“金花”“链主”企业转移转化方面取得系列成绩,如:与海信集团联合研发的“计算机辅助手术系统”与“外科智能显示系统”已在全国100多家医院推广并应用于临床;“海藻纤维制备产业化成套技术及装备”在青岛源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转化,建成以海带为原料年产6000吨的海藻纤维生产线;“活性染料无盐染色关键技术”“高品质纺织品清洁染色关键技术”等在愉悦家纺全面推广应用;“无乳胶环保机制地毯产业化集成技术”在东方地毯有限公司实施应用,年产5000吨植物染健康产品生态纺织项目在恒丰集团推广应用;“石墨烯制备技术”在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转化应用,现有一条年产1000吨的石墨烯浆料生产线;“石墨烯改性导电纤维研发及产业化技术”在济南圣泉、即发集团、恒天海龙、青岛雪达等企业合作实施;“手持式静电纺丝仪”“大型纳米纤维生产线”等在青岛聚纳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施,被CCTV新闻联播报道,多款产品已销售到国外;“动力型热管系统”高端中央空调装备技术在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应用;“时速350公里中国标准动车组蓄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及应用”在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实施;“祛毒动物肝脏食品及其加工方法”在青岛波尼亚集团、万福集团等合作实施。2021年,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科技合作协议272项,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5项、百万元以上25项;与青岛行政区域内企事业单位共签订科技合作协议97项。累计合同经费1.85亿元,较去年增长近1亿元;到账横向经费6457万元,较去年增长2471万元,到账额创历史新高。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