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推进数字山东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区块链技术的集成应用在新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区块链等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对于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设置数字经济相关专业
近年来,我省高校聚焦数字经济等重点发展领域,设置了区块链工程、密码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数字经济相关本科专业350余个,尤其是近三年新增数字经济、区块链工程、区块链管理、密码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安全等数字经济领域新兴专业点等新兴专业100余个。齐鲁工业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12所高校还设置了密码学有关课程。
在职业院校专业备案工作中,优先支持增设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相关专业,目前全省共有68所高职、41所中职开设相关专业,共178个专业点。
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实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和专业对接产业项目建设,对青岛大学软件工程、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济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鲁东大学软件工程、聊城大学通信工程、临沂大学物流管理、德州学院物联网工程等21个专业群进行重点建设,涵盖数字经济相关专业80余个,探索以产业最前沿技术为牵引的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互促机制,设置了面向未来技术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
齐鲁工业大学2020年新增区块链工程专业,依托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山东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区块链工程应用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展“2+2”学院与中心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小班制与导师制的精英人才管理模式。山东师范大学与浪潮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青岛大学成立山东省高校大数据技术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研究所,努力培养数字经济人才。我省积极支持本科院校和职业院校与微软、西门子、华为、浪潮、科大讯飞和商汤科技等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成立师资培训基地,嵌入共同开发的特色课程,广泛开展冠名培养、订单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试点。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区块链、密码学等数字经济相关专业,鼓励高校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设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方向,支持交叉学科融合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对接市场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支持行业领军型企业和优质职业院校等多元主体牵头组建数字职业教育集团,举办新一代产教融合对话活动,搭建校企合作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人才供需有效对接。鼓励支持职业院校积极参加数字产业相关专业1+X证书试点,将行业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标准转化为教学标准,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1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