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委员提案
对《关于增加安全教育课 提升学生防范能力的建议的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1-08-04 10:13 浏览次数:

陈清海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增加安全教育课 提升学生防范能力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开展中小学安全教育,是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提高自救自护和应急避险能力,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一直以来,我省高度重视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2008年,我省已将安全教育内容纳入地方必修课程体系,在义务教育阶段1-9年级开设安全教育地方必修课程,每2周安排1课时,制定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并为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时指导各地各校开展主题讲座、演练、研学实践等活动,拓展安全教育的形式和空间。您在提案中围绕安全教育重要性以及借鉴国外、立足我省可采取的措施做出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极具针对性、建设性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开齐开好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内容上,依托《安全教育》地方课程教材,以中小学生逐步扩展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网络生活等不同生活领域为基本线索,切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围绕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中主要涉及的生命安全问题,开设预防和应对公共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网络和信息安全、自然灾害及影响学生安全的其他事故或事件等6个模块的课程。我省将根据国家部署、社会安全形势等最新要求和变化,适时对教材内容修订完善。近期,也将部署安排国家安全教育相关内容。课时保障上,将重点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课程开设情况督导检查,建立完善安全教育教研机制,深入研究溺水事故、交通安全等易发多发事故的时段、成因、特点及规律,指导学校开好安全教育课,并通过征集并推广安全教育典型课例、经验做法,做好宣传带动和辐射引领。

二、组织各类安全演练。根据《山东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要求,指导各地各校健全完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规范完善应急程序和配套措施,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将应急疏散演练与学校升旗、课间操、集体活动等相结合,确保中小学校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幼儿园每季度一次。加强校外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在国家和省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地震、消防、防溺水等体验场馆,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安全防范模拟演练。

三、抓好专题教育开设。结合“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5·12防灾减灾日”“6·26国际禁毒日”“119全国消防日”“122交通安全日”“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突出农村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通过主题教育、印发卡片、制作歌曲和微视频等形式,广泛开展防溺水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生命健康、自救互救等各类安全知识和逃生自救等常识教育宣传,引导师生强化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救护常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能力。

四、不断完善安全教育协同机制。加强与财政、共青团、妇联等联络,探索建立一体化的安全教育网络与保障机制,优化教育资源,稳步提升财政保障水平。加强与宣传部门、新闻媒体的联系,加大未成年人的安全常识、知识的公益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安全工作,为未成年人构建一个安全、阳光的成长环境。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1年8月4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