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淄博市教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聚力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10-15分钟“上学圈”加快完善,持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
切实增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重点考虑学校服务半径、10—15分钟城市居民生活圈及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健全完善中小学大班额防控及监测长效机制,科学制定“十四五”期间分年度学校布局、建设方案,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53所、幼儿园300处以上,分别增加学位9万个、3万个以上。2021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2所,总投资39.06亿元,新增校舍63.11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新增学位33235个,新增班数736个。截至目前,已开工19所,主体完工13所。2021年,全市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3所,总投资7.37亿元,建成后将新增学位1万个以上。截至目前,已开工53处,主体完工30处。联合八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排查整治,排查机构1656处,整改问题15处。
二、实现小学生课后延时和暑期托管服务全覆盖,家长接送和照顾孩子难题得到妥善解决
全市教育系统加快工作节奏,加大工作力度,聚力提升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质量,切实帮助家长解决下午下班时间与接孩子时间冲突的实际困难。4月8日,召开全面推行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新闻发布会,全面部署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明确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各项工作要求。4月26日,召开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推进会,加快推动各区县落实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全市353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小学部)开发开设课后延时服务课程3134门,课后延时服务提供率达100%,接受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数达124744人,实现了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零拒绝,呈现出机制逐步完善、覆盖面广,服务内涵丰富、接受度高,服务形式多样、呈现效果好等特点。7月,市教育局联合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印发《关于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的通知》,自今年暑期起,对全市有服务需求的在读小学生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全市开设托管服务点130余个,多部门联合开展托管服务,将孩子监管的“空档期”升级为综合素养再培育的“生长期”。
三、推动355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充分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全市教育系统创新工作思路,积极协调各方力量,汇聚工作合力,对符合开放条件的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物理隔离,加快推动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市教育局联合市体育局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全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的通知》(淄教字〔2021〕35号),从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开放范围、开放条件、开放时间、组织管理和监督指导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及要求。4月21日,召开全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有关情况。按照“应开尽开”的原则,在原计划开放107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的基础上,自我加压、自提标杆,实现符合条件的355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全部面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