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山东省教育厅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新闻发布活动首场新闻通气会,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戴龙成,济南市教育局副局长王紘,日照市教育局局长刘汉营,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教体局局长于瑞泳介绍基础教育领域为民办实事工作有关情况。
附:基础教育为民办实事新闻通气会发布词
着力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事”
省教育厅副厅长 戴龙成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今年以来,省教育厅认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从群众急难愁盼的角度出发,深化细化教育改革,着力解决学生作业负担重、课后托管难、入学手续繁、优质资源缺、学位供应少等群众的“揪心事”“操心事”“烦心事”,努力办好民生实事。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有关工作情况。
一、规范办学行为强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一是制定出台规范办学“十五条”。3月份,以规范性文件形式印发《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围绕群众关心、家长关注、师生关切的课程教学、作息时间、考试招生、教研教改等提出十五条规范性要求,划定红线底线,遵循教育规律,消除家长焦虑,减轻教师压力,为孩子成长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二是建立健全规范办学保障制度。面向社会公开了省市县三级监督举报渠道,建立违规行为转办督办、实地随访和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了违规办学处置流程。创新采取规范办学情况量化赋分的办法,计分情况将作为政府教育履职评价、教育资源分配和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参考因素。3个多月来,省级层面转办督办问题线索44件,市级层面转办督办61件,县级层面受理督办126件,较好地发挥了规范和引导作用。
三是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化衔接。制定《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指导各地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及校外培训机构开设幼小衔接班专项治理,解决群众的入学焦虑。
二、推行课后服务着力解决家长托管难题
我省在全国率先推行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近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课后服务全面升级提档。
一是推进有需求的中小学生全面保障。在小学全面开展、解决小学生课后无人“看”的基础上,完善有关政策措施,向初中学校延伸,解决初中学生课后无人“管”、推向校外培训机构、加重初中生校外培训负担的问题。截至6月底统计,小学课后服务开展率达到94.37%,惠及小学生486.51万名,实现了有需求的小学生全面覆盖;初中课后服务开展率达到48.34%、惠及初中学生81.45万名。
二是不断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打造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指导各学校科学征集家长、学生需求,积极拓展课后服务供给渠道和方式,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把课后服务变成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逐步改变学校单纯的自主作业、自主阅读等服务形式,让学生利用校内时间“学足”“学好”。
三是多措并举做好暑期托管服务。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在坚持学生自愿、教师志愿的原则下,指导各地有效联动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居委会等组织,利用社会场所、开放校园等,鼓励教师、社会志愿者、爱心人士、五老人员参与等,广泛开展暑期托管服务,有效解决了部分家长暑期托管难的问题。
三、建设网上平台推动招生入学全程网办
着眼解决群众为子女报名入学提交资料多、跑腿排队难的问题,坚持全域启动、市级统筹、以县为主,建设义务教育入学网上报名招生系统,推动实现家长报名、资料提交、审核录取“网上办”“掌上办”。
一是精简报名资料。组织各地对要求提供的入学证明材料进行逐项核查,列出材料清单,提前向社会公布并备注其必要性。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实际办理程序复杂繁琐且有关单位无法证明的、可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原则上一律取消。严禁各类“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
二是推动大数据应用。在省级层面打通公安户籍等数据接口信息,纳入我省“爱山东”APP掌上链接管理。指导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协调本地大数据、公安、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税务等部门数据信息,打通居民房产、社保、税务等数据接口,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进行资料审核校验,实现由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腿的转变,提高了审核工作效率和精准度,保障了数据资料的安全、真实和审核录取的阳光、公开。截至6月底,全省80%的县(市、区)完成了招生入学的平台研发和测试工作,7月底前已全部完成平台建设工作,8月底前全部可以实现群众为子女报名入读义务教育学校“零跑腿”办理。
四、强化资源建设建立学位供给长效机制
着眼于解决 “入学难”问题,在56人及以上中小学大班额动态清零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中小学、幼儿园资源建设,防止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和幼儿园“入园难”问题反弹。
一是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学位资源供给预警工作机制。2月份,会同公安部门对“十四五”期间适龄待入学儿童进行测算,与各地现有学位总量进行了比对分析,对8个预测学位缺口较大的市、80个预测学位缺口较大的县(市、区)进行了预警提醒,提前布局,科学做好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防止出现学位不足问题。
二是健全学位长效供给机制。组织各地制定年度中小学、幼儿园建设项目详单,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和“六稳六保”工程,年内规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各200所。截至6月底,各地已完工建设幼儿园229所,新增幼儿学位5.6万个,提前完成了年度建设目标;开工建设中小学244所,新增中小学学位7.5万个,有效防止了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反弹。
五、扩增优质资源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一是实施教育强镇筑基行动。3月份,我厅启动了教育强镇筑基行动,主要是以乡镇驻地中小学、幼儿园为着力点,着眼于弥补乡村学校办学差距靶向施策,辐射带动乡村教育水平整体提高。我们采取县级申报、市级推荐、省级评估的方式,组织专家力量,遴选确定了65个样本价值较高、实施思路较好、工作基础扎实的省级强镇筑基试点乡镇,每个乡镇予以1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覆盖乡镇驻地初中(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幼儿园共226所。各地根据部署安排,遴选了市县两级的试点乡镇209个,省市县三级安排专项工作资金2.4亿元,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试点、统筹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是加快推进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振兴,教育先行。4月份,教育部同意并支持我省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为全国振兴乡村教育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山东省为教育部目前支持建设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试点的唯一省份。根据教育部函复精神,我们正在着手制定先行区建设试点方案,将以此为契机,着力补齐乡村教育短板,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创新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教育力量。
三是实施教育强校扩优行动。主要以优质学校为发力点,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为目标,通过发展教育联盟、集团化办学、区域间结对帮扶等,建立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教育协作关系,推进教育管理、资源建设、教学研究、师资建设、内涵发展等方面经验互通,推动优秀师资、课程、培训、信息化等资源共享,广泛开展传帮带活动,助力薄弱学校、乡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力争至“十四五”末,县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培育形成一大批新优质学校,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号召我们: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践行宗旨矢志不渝。下步工作中,我厅将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敢于担当作为,勇于创新突破,切实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决策部署抓细抓实、落地见效,用实绩真效提升群众的教育满意度。
办实事 | 打造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济南、日照、青岛西海岸新区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