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济南职业学院认真落实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要求,早谋划、细部署,高标准启动党史学习教育,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通过以上率下“示范学”、多措并举“集中学”、课堂教学“深入学”、结合实际“灵活学”、创新载体“拓展学”的“五学”举措,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细思笃行见成效。
以上率下“示范学”。领导干部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按照“一次一研讨,一次一主题”“学习+研讨+总结”的模式,分专题、分阶段系统学习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从党的发展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二是领导干部以上率下,院领导到所联系二级学院开展主题宣讲,为师生讲专题党课,各总支支部书记给本总支支部党员讲专题党课,深刻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雨征程,百年伟大成就。
多措并举“集中学”。一是邀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家库成员、市委党校副教授张梅来学校作《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专题宣讲,引导师生准确把握党在百年发展中的历史主线、巨大贡献。二是学校举办“处级以上干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和“校院两级中心组读书班”,采取集中辅导、分组自学、交流研讨、等方式集中学习,通过现场交流发言,分享学习感悟,通过深学细思,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
课堂教学“深入学”。学校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教育课和创新创业教育课,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一是发挥好思政课主阵地的作用。大力深化思政课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利用“形势与政策”课开展党史专题教育,确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百年奋斗历程”两个教学专题,实现了万名学生聆听思政课教师讲党史。积极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开展“分享朗诵时刻”、“青春与梦想”朗读、“课堂辩论赛”、“建党100周年微电影献礼”、“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提升党史教学效果。二是强化“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的党史教育资源,提升育人效果。《大学语文》课程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这也是市属职业学校中首个国家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创新载体“拓展学”。一是通过丰富学习载体,倡导党史学习教育“互动式”学习。建立党史学习专题网站,推出“重要部署”“济职实践”“党史故事”“我心向党”“先进典型”“党百年影像”等专栏;依托新媒体线上线下协同联动,推出“行走的微党课”“‘传承红色经典,为建党百年发‘声’”“寻访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等多个红色主题的党史学习教育栏目。二是创新学习载体,组织开展“百名学子党史宣讲”“辅导员说党史”“红色主题文创作品展”“品读红色经典,厚植爱国情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空音乐节等主题活动,学起来、讲起来、做起来、唱起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接受精神洗礼中回望党史、读懂党史、激发动力。
融入实践“落地学”。学校把“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确立了“师生提难事,干部解难题”的实践准则,紧盯师生“急难愁盼”问题。一是开展联系师生大走访,真正摸清师生所急所难。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所有党员干部齐行动,从二级学院到每个班级,从每个宿舍到学生代表,与联系点、联系人进行现场谈话,认真倾听了师生呼声,深入了解了师生诉求,共计走访484人次,详细记录建议和意见700余条。二是深化师生难题大排查,全面梳理师生所思所需。排查出师生关心的共十大类130个实际问题。通过排查,直面难题,向困难叫板。三是推动办学质量大提升,努力实现师生所盼所愿。建立了党史学习教育“为师生办百件实事”任务清单。逐条细化措施,责任到人,明确完成时间节点,抓好落实。从师生最为关心、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真正做到了“我为师生办实事”出实招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