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对《关于省财政设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专项资金,培育传媒鲁军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1-06-02 15:39 浏览次数:

邵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省财政设立部校共建新闻学院专项资金,培育传媒鲁军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新闻传播行业既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舆论引导等功能,又具有鲜明的经济属性,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传媒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闻传播行业的健康发展与新闻传播教育密不可分,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是促进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之举,对推动新闻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具有重大意义。根据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意见》文件要求,我省持续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工作,不断强化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着力提升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一、持续推进部校共建新闻学院。2015年以来,省委宣传部与山东大学率先共建新闻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鲁东大学、菏泽学院等先后与所在地市委宣传部共建新闻学院,另外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大学等与相关县市融媒体中心、山东舜网传媒有限公司、大众报业集团、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临沂报业集团等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媒共建活动。2015年,省财政为山东大学提供500万元专项共建资金,且在项目启动之后的五年中,每年提供不少于200万元资金支持。其他参与共建的各级政府部门、传媒公司等也都根据协议对共建学校给予相应支持。部校双方围绕共建管理机构、共建精品课程、共建骨干队伍、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建研究智库等方面进行重点发力,充分发挥业界、学界的各自优势,在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媒体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不断加强新闻传播学科建设力度。目前,我省本科院校中设置新闻传播学院(系)的共有34所,大部分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从中文系或文学院产生,另有少数院系前身来自于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等艺术、影视、设计等相近专业。“十三五”期间,我省在省属高校立项建设2个中国语言文学省一流学科,汉语言、广播电视编导2个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汉语言文学、文化产业管理2个专业对接产业项目专业群,先后投入学科建设经费5400万元、专业建设经费4950万元。在新闻传播学相关领域,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数字媒体技术3个专业点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点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累计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5门。“十四五”期间,我省将实施“双高”建设工程,在全省高校立项建设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等3个省高水平学科。

三、着力提升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部校、校媒双方开展深入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新闻传播高等教育;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宣传部门、媒体积极为高校搭建新闻传播实训基地,为教师接触新闻现场、到媒体挂职锻炼提供机会;三是实施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计划,逐步推动新闻教学与新闻实践的结合;四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高校与宣传部门、新闻单位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开发优质教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平台;五是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设新闻传播学类优质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平台。通过促进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培育出一批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卓越新闻人才。

近年来,我省在共建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经费支持方面,除了山东大学由省财政统筹,其他均由相关地市、新闻单位自行统筹,有的是直接给予资金支持,有的是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给予一定资金支持,且各地支持程度不均衡。下一步,我厅将对全省高校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共建情况、拟共建情况进行摸底,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设立共建专项资金的可行性,以部校共建为抓手,积极发展新闻传播专业,提升教育质量,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传媒鲁军,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为山东意识形态安全、舆论稳定等保驾护航。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1年6月2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