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对《关于加快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1-05-31 14:27 浏览次数:

侯宪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2020年1月,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在山东建设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框架下,把在山东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作为推进“两区建设”的重大行动,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样板和标杆。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在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背景下,省教育厅指导菏泽市及各县(区)分别制定了“一市一案”、“一县(区)一案”,并附“三年行动计划”和“领导重点突破项目”,从整体上进行科学统筹,为区域未来职业教育发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强化学校及专业建设。菏泽市2020年共24所中职学校备案招生,专业点235个。其中,有6所国家重点中职学校,3所国家示范中职学校,4所省示范中职学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为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学校。

的建议非常重要,对加快我省特别是菏泽市职业教育发展改革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借鉴吸收。

一、科学谋划高职院校布局结构。教育部每5年部署组织各省编制高校设置规划,规划草案经本省和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评审论证,并报教育部党组研究通过后,将同意纳入设置规划的学校以省政府文件报教育部备案,作为各省5年内高校设置工作的基本遵循,没有纳入设置规划的学校不予受理。目前教育部正研究制订《关于“十四五”期间高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我厅将按照教育部指导意见要求,组织专家对各地提出的高校设置申请进行集中评审论证,科学编制我省高校设置“十四五”规划,进一步优化我省高职院校布局结构。我厅将继续支持菏泽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加强沟通协调,支持和指导菏泽市加强研究论证,按程序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设置申请。

二、加大财政经费投入力度。持续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新增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向职业教育倾斜。探索建立“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财政拨款制度,逐步提高公办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支持学校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提升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水平,确保所有学校到2022年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配合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在充分考虑菏泽市项目需求、建设进度等因素基础上,在安排资金时继续给予积极支持。

三、强化院校对口帮扶合作。鼓励省内高水平职业院校,对口帮扶菏泽市职业院校,对菏泽市职业院校实行高、中职“二对一”帮扶或“多对一”帮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坚持“以强带弱、资源共享、紧密合作、均衡发展”的原则,就人员交流、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师资培训等方面广泛开展帮扶合作。

四、构建专业调整机制。引导菏泽市职业院校积极主动服务脱贫攻坚、制造强国建设、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优化职业院校专业布局结构,确保专业设置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群布局需要,重点建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着力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扶持涉农专业。鼓励菏泽市的职业院校积极申报建设省级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提升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在项目建设和政策支持上向菏泽市域范围内倾斜。

五、改革教师招聘制度。支持菏泽市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新进专业专任教师原则上应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和相关专业技术资格。业界优秀人才担任专任教师,可通过直接考察的方式招聘。落实学校20%编制员额内自主招聘兼职教师政策,参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核拨财政经费。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企业人员到职业院校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其业绩考核评价,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

六、提升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鼓励菏泽市职业院校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鼓励菏泽市职业院校参与开发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聚焦课堂“主阵地”,实施教学提质升级专项行动,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区域内职业院校参与开发、建设、更新5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开放精品课程。

七、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支持菏泽市大型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院校;鼓励支持企业与学校合作办专业、办二级学院,推动开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按照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方式,建设区域内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实习实训基地,将基地建设成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成为企业培训培养紧缺技能人才的实践中心。大力推进“订单式”“定向式”培养模式,促进校企间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确保职业院校的学生“术业有专攻、就业有保障”。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1年5月31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