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岚山区委区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关注教育民生,千方百计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多措并举优化青少年的在校学习生活环境。开展“美丽校园”建设、实行课后服务全覆盖、启动集中配餐服务……把工作落实到位、办到群众的心坎上,办好家长放心、学生舒心的岚山教育。为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精准对接群众所急所需所盼,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区委区政府把解决学校“午休床”、破解学生“午休难”的问题抓在手上、摆上日程,大力实施“温馨午休”工程建设,通过“三个保障”创造条件改善学生午休状况,提升学生睡眠质量,以硬核举措促进教育部“睡眠令”落实落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硬件保障,午休床让孩子睡眠舒心
教育无小事,事事皆民生。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全天在外工作、务工的家长非常越来越多,中午一般不能回家,造成学生午间监管的“空档”期,特别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家庭面临的问题更加突出,尤其是春夏季节,学生午间休息时间较长,如何让孩子在校期间既能吃得好,还能休息好,成为考验教育系统服务民生质量又一现实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岚山区在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和学生集体配餐的基础上,不断优化课后服务方式,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大力实施“温馨午休”工程建设,构建全链条课后服务新生态。
区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启动建设了第一批午休室13处,其中小学12处,初中1处,配置午休床2582套。目前正在推进第二批11处中学午休室建设,新增床位2280个。为解决午休室建设工程实施中场地、资金、管理、师资、等诸多问题,全区中小学深挖各方资源,整合利用空余教室、功能室,统一购置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午休床,并配齐了床垫、被褥、枕头等生活用品,确保“一人一床”。同时,午休室内配备空调、窗帘等,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休息环境,让孩子们的“晌午时光”也能享受到家的温馨。
二、管理保障,值班队伍让孩子们睡眠安心
为更好推进午休室工程建设,把好事办好,学校广开言路,多方征求学生、家长、教师意见和建议,出台了更加精细、更加接地气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两个“八条”(午休室管理规定、值班教师职责)、建好了三个“台账”(午休室管理记录、午休学生考勤记录、值班工作记录);并探索出“四保障”“五统一”的管理机制,打造全链条教育服务运行模式。
一是值班队伍有保障。组建了由校领导带班、教师值班,家长志愿者参与的高质量服务团队,提供从中午放学到午餐、从午休到午间课后服务的全链条管护陪伴;二是服务内容有保障。温馨午休工程把提供健康午休、亲情陪伴、习惯养成、兴趣培养等服务作为主要职责。结合孩子成长特点和兴趣,在午休后开展经典阅读、文明礼仪、传统文化、文体手工、素质拓展等方面课后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快餐;三是安全管理有保障。落实午休管理责任和措施,每间午休室都配备安全值班教师,精准到每个安全管理风险点。四是运行机制有保障。在推广温馨午休项目的过程中,探索确立了“五统一”工作机制,即实施统一服务标识、统一服务培训、统一设施保障、统一运行标准、统一考核奖惩,从人员培训、职责履行和岗位考核等方面,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要求和制度保障,实现了放心午餐、温馨午休全链条服务规范、安全、有序。
三、课程保障,午间教育让孩子们睡眠走心
为了能让学生享受有品质的午休,各学校整合资源,延伸教育深度,优化服务,实现午休和育人三结合。一是把午休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积极推进“习惯养成教育”,进一步挖掘教育资源,丰富午休期间的育人形式和内容,促进此项惠民实事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挖掘午休服务各环节蕴含的教育内容,把卫生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技能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团队合作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午休服务的过程中,将午休升级为课程,从午休前的准备、午休时的规范,再到午休后的整理、明理、知规、树范,在午休课程的浸润下,在午休中引导学生养成自理自立的良好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把单纯的午休问题转变成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过程,让简单的晌午时光充满积极的教育元素。二是把午休和课后服务相结合。优化课后服务方案,将课后服务时间向中午延伸。在组织好学生午休的同时,结合各自实际,广泛开展经典阅读、益智游戏、文体活动等课后服务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三是把提升质量和完善督查相结合。在午休服务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午休方案,不断提升午休服务质量,加大对午休值班教师的督查力度,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学生睡得安心,努力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家长放心满意。
下一步,岚山区将进一步协调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挖掘潜力,扩大午休室建设覆盖面,努力把午休室建设项目打造成践行群众路线、为民办实事的工作品牌,为创新落实课后服务工作、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贡献可推广可复制的“岚山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