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齐鲁工大“五个强化”扎实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
发布日期: 2021-05-31 14:44 浏览次数:

齐鲁工业大学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服务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工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为‘十强’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助推新旧动能转换”为重点,聚焦关键环节,聚力精准施策,通过强化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就业岗位拓展、强化毕业生思想引领、强化精准就业指导、强化服务提质增效,努力实现毕业生更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

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深入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成立由校(院)党政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就业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将就业工作列入二级学院重要考核指标和重点攻坚任务。全面实施“学业导师制”,大力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全程化”,充分发挥二级学院领导班子、系所主任、研究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在就业工作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将校(院)科研平台、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等优质资源融入到人才培养中,构建“教学-科研-转化-实践”四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加大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

强化就业岗位拓展。构建“线上”“线下”齐并进、大中小型相结合的校园招聘体系,2021年上半年,先后组织“就选山东”“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等大型招聘会,校友企业专场、济南市民营企业专场等中型招聘会,化工、机械、材料等行业类小型招聘会,累计参会单位3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近10万个。不断拓展行业龙头企业、500强企业资源,在青岛啤酒、太阳纸业、歌尔股份、鲁南制药等200余家企业设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基地和大学生职业发展俱乐部。主动服务地方人才引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先后在济南、滨州、威海、淄博等市建立引才工作站,联合日照、德州、烟台、济宁等地人社局组织引才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大学生精准就业、高质量就业。

强化毕业生思想引领。注重就业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互融互通,打造以“德融课堂”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思政教育,引导毕业生报效国家、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鼓励毕业生主动到重点领域就业、到社会民生领域就业、到基层就业。认真落实“万名博士、十万硕士、百万大学生创业齐鲁计划”,开展“留鲁就业宣传月”活动,积极引导毕业生留鲁就业,到我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十强”产业领域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人民军队大熔炉中锻炼成长,邀请济南市长清区征兵办到校(院)开展征兵政策宣讲;组建以退役复学大学生士兵为主的征兵宣传志愿者队伍,利用招聘会开展征兵宣传,鼓励大学生到军营建功立业。

强化精准就业指导。组织毕业5年内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为科学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依据。选派108名老师参加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全球生涯教练(BCC)培训,依托生涯团体辅导室、生涯个体咨询室、生涯教育研究中心,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聘请企业老总、技术骨干、行业专家、知名校友等近200人作为大学生校外职业生涯规划师参与就业指导。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制作大赛和研途有你、公考之路、留学导航等分类就业指导活动。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对在校生进行职业测评和系统的生涯教育。目前,校(院)开展线上线下就业指导活动1万余人次,实现了2021届毕业生的全覆盖。

强化服务提质增效。打造多层次、立体化“云就业”服务体系,推动移动端与互联网数据、功能互通互融,实现云就业信息精准推送。上半年,校(院)云就业平台共发布各类就业信息2052篇,浏览量达40万余人次;就业微信平台发布信息1968条,浏览量达90万余人次。采取“一人一策”“一人一档”开展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千方百计为家庭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21年共发放求职创业补贴43余万元,推荐就业岗位3162个。开通就业心理咨询和帮扶热线,为毕业生提供舒缓压力的渠道,帮助毕业生685人次。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近20场,通过云就业平台发布招聘欺诈典型案例近100个。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