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加强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体要求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2019年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从提高思想认识、提升课程实施质量、加强工作保障三个方面提出总体要求,为劳动教育深入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引导广大学生通过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对社会的认知感和责任感,提高劳动本领和技能。针对您所提建议,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
一、制定出台全面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省教育厅组织起草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送审稿)》,已报请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将提请省委常委会研究,以省委、省政府文件印发。《若干措施》从建设课程体系、建立劳动周制度、推行轮流值日、加强日常教育、健全评价体系、建设实践场所等多方面对全省劳动教育落实提出了要求,对弘扬劳动精神、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和良好劳动品质,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将发挥重要指导意义。
二、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指导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贯彻落实劳动教育相关要求,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工作保障等方面加大工作落实力度,确保开齐开全劳动课程。在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劳动观念和态度培养,在科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区分不同学段,做到目标明确、内容丰富、评价科学,确保劳动课程教育落地、落实。
三、切实加强劳动保障。以县为主统筹配置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确保每所学校均有劳动实践基地。农村地区安排相应的田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劳动实践基地。推动大中小学现有综合实践等基地开放共享。推动各地各学校通过公开招聘、聘用兼职人员、购买社会服务、与专业机构合作等方式,逐步配齐师资。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劳动教育教师。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师生劳动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风险预防。
四、是逐步完善劳动教育评价。建立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制度,将开展学校劳动、社会劳动、家庭劳动以及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的情况全面真实客观记入档案,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或参考。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1年5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