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推动该项工作落实落地,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山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要求将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作为教育重点,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调整省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加强宣传、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的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大对大学生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
一、明确工作内容。严格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明确中小学健康教育将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作为从入学到高中毕业贯穿始终的重点内容,要求初中阶段了解青春期心理变化特点及青春期发育基本知识,掌握青春期卫生保健知识和常见生理问题的预防和处理方法;了解什么是性侵害,掌握预防方法和技能。高中阶段要求认识婚前性行为对身心健康的危害,树立健康文明的性观念和性道德,高校健康教育将性与生殖健康作为核心内容之一。
二、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合理安排教学课时开展专项教育,每学期教学时间6-7课时。通过班会、团会、校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墙报、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包括青春期性教育在内的健康教育。开发健康教育网络课程、慕课、微课等,充分利用在线课程为全体学生提供便捷的健康教育学习平台,增强学生运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能力, 扩大健康教育覆盖面。
三、加强与防艾宣传结合。深入落实《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山东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结合“世界艾滋病日”等重要节点,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学校艾滋病防控密切结合。从加强性道德、性责任、预防和拒绝不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入手,切实增强青年学生的防范意识。创新宣传方式,开展高校新生入学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集中授课和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山东大学探索建立由校区专职管理员、学院联络员和班级卫生员组成的性教育与艾滋病防控三级网络管理模式;中国海洋大学面向全校本科生免费开设《艾滋病、性与健康》共享课程;泰山医学院打造特色“六个一”健康教育新生态等。进一步健全完善高校性教育与艾滋病防控工作机制,营造正面舆论引导氛围,全面提升学生艾滋病防控的意识和对不良性行为的抵制能力。
当前我省针对青少年学生的性教育工作还有待提升。下一步,将进一步强化措施,遏制艾滋病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流行。一是进一步完善疫情通报和沟通协调制度。充分发挥省防艾委的作用,定期组织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研究解决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健康、宣传及省防艾委其他成员单位的疫情通报机制,定期通报学校艾滋病疫情情况,分析疫情形势,制定防治对策与措施。二是进一步加强校园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好学生艾滋病宣传活动和师资力量培训。每年利用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加大对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宣传的经费支持力度。三是进一步创新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模式。积极组织专家开发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强化对性病与艾滋病等的警示性教育,增强学生艾滋病防范意识和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平台,扩大艾滋病防治宣传覆盖面,提高宣传效果。
感谢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1年5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