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烟台市“四大举措”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优质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 2021-04-29 09:43 浏览次数:

烟台因港而立、因工而强。作为老牌工业城市,要加快推动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市向强市迈进过程中,人才的培养与供应尤为重要。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经过调整职业院校管理体制,优化学校专业结构,探索出一条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一是调整公办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出台《关于推进烟台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意见》,完成市级对管理体制、专业调整、课程改革、教师队伍等方面的顶层设计。制定《关于印发烟台市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及市区高中阶段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将2所技师学院、1所区属高职院校、2所区属中职学校的主管部门统一调整为烟台市教育局,彻底理顺了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问题,解决了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多头管理”“条块分割”问题,全市职业教育“一盘棋”和“大职教”格局初步形成。

二是加快专业优化调整。依据全市现代产业发展布局,推动职业院校制定了专业建设三年发展规划,高职院校之间、中职学校之间实行专业差异化发展,培育壮大示范、特色专业,淘汰落后、过剩专业,引导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到5-8个专业群、各中职学校专业设置调整到3-5个专业,促使专业建设由“小而全”向“强而精”转变。引进腾讯公司在烟台开发区建设全国首个腾讯烟台新工科研究院,搭建“互联网+新工科智库平台”,推动职业院校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为新工科专业。

三是组建产教联盟。根据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八大产业,支持大型骨干企业或行业协会牵头组建产教联盟,引导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工作,构建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成立了山东职业教育电子信息产教联盟和烟台医养健康、现代物流、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吸纳学校、企业、医院、科研院所等340家成员单位。烟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获得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投资6.8亿元、建筑面积15.4万平方米的烟台工贸技师学院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烟台职业学院产教融合工程实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规划投资4.46亿元、建设占地315亩的烟台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迁建工程。目前,全市有1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所省优质高职院校、6所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14所省示范性及优质特色学校。

实践证明,新体制的运行效果十分明显,有利于实行高职带动中职共同发展新模式;有利于统筹专业设置,避免院校同质化和内部无序竞争;有利于教学团队建设,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有利于提高财政对职业教育的保障能力;有利于干部、教师合理流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下一步,烟台市将紧紧抓住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机遇,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力促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全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样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