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聊城大学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外引内联,引培并举,整合科研团队,搭建科研平台,凝炼科研方向,优化科研协同,一批方向一致、志趣相同、特色鲜明的科研团队不断涌现、壮大,很好发挥了对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
组建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团队。聘任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驴产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王长法研究员为团队负责人,依托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及其下属的山东省黑毛驴高效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驴产业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聊城市驴疾病工程技术中心等3个科研平台,开展驴科学研究、驴产业支持与驴文化传承一体化研究。目前,研究院牵头制定各级标准26项,推动全世界养驴业参考并遵循中国驴产业系列标准;采集涵盖世界四大洲近六分之一的地方驴样品,获得首个组装到染色体水平的家驴基因组参考图谱;为山东省著名的德州驴提供“基因身份证”,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上,是全国在马属动物研究领域发表的最高水平论文;建立的“发情+B超鉴定排卵+人工授精”一体的便捷高效冷冻精液授精技术体系,培养种驴效益提高10倍以上,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
组建北冰洋研究团队。团队由引进的美国阿拉斯加大学博士、国际北冰洋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中国北极人类学研究第一人曲枫教授领衔,依托我国第一家以北极人文社会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北冰洋研究中心,集合了来自德国、意大利、爱尔兰和俄罗斯及中国社科院、清华、北大的专家学者,与美国、俄罗斯等近20家北冰洋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北极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原住民文化研究。团队在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英国剑桥学者出版社等权威出版社出版著作6部,主办有《北冰洋研究》集刊,发表论文65篇,其中SSCI 2篇、A&HCI6篇,一篇咨询报告被国家级领导批示,在国际北极社会科学领域中影响力日增。目前,中心已代表聊城大学成为北极大学联盟成员,加入东北亚北极航运研究联盟,入选第二批山东省外事研究与发展智库。
组建极端条件材料改性与光电器件研究团队。团队由引进的“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凝聚态物理和光电功能材料领域博士生导师刘才龙教授担任学科带头人,致力建设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极端条件材料测试表征平台。平台可在高压、低(高)温和超快三个极端条件下,开展对地球与天文矿物、基于光电转换的先进半导体、太阳电池等材料的物性调控研究,高压原位光电测量和激发态载流子超快动力学方面的结合性研究,并直接为山东省地方经济光电材料领域提供行业咨询、公益科技平台及检测服务。团队掌握多项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关于“极端条件下材料物性表征”的实验技术,基于其实验技术对氨水冰的离子态和超离子态的研究成果2017年底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杂志上,有望揭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异常磁场科学难题;团队的极端条件下稳态和时间分辨飞秒瞬态吸收、荧光光谱测量技术亦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可有效揭示功能材料能量转移、分子激发态超快动力学过程、光电转换等物理机理。团队研究成果使我国在极端条件下材料的物性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组建智能优化与控制创新研究团队。团队由学校自主培养的智能优化算法及应用专家桑红燕教授担纲,依托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大数据智能分析与优化控制实验室”,聚焦智能制造、绿色物流、智慧交通等绿色智能计算领域相关优化控制需求开展研究。近年来,团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ESI热点/高被引论文13篇;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奖一二三等奖各2项,获批国家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9项。团队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人才引育计划,8名骨干有4名成员入选聊城大学光岳英才计划,多名成员兼任国际知名期刊副主编或编委,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组建矩阵半张量积理论与应用研究团队。团队由学校引进的矩阵半张量积创始人、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程代展研究员牵头,聚集国内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本研究领域的一流学者,成立了世界第一家也是唯一家矩阵半张量积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心。中心以矩阵半张量积为工具,围绕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前沿研究,在泛维矩阵理论、逻辑网络、博弈论、信息与控制论等研究方向取得了一系列的开创性成果;中心成立了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TCCT逻辑系统控制学组,在矩阵半张量积理论的普及与推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初步成为国内研究半张量积理论的人才凝聚地、前沿研究引领地和人才培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