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行知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
发布日期: 2021-12-12 15:05 浏览次数:

    让教育回归生活,把课堂教育与动手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生活和实践中汲取营养、感悟青春、全面提升,始终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让乡村孩子更好地“仰望星空、放眼世界”,让城镇孩子“脚踩泥土、记得乡愁”始终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为了回答好这些课题,华晨教育决定从第二课堂寻找答案:路径是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劳动中塑德树人,目标是努力实现“不言之教、无形而心已成”。

遵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文件精神,经过三年多的前期考察、探讨论证,2018年春,行知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在美丽的荆河上游北畔、莲青山南麓顺时应势而生。基地由华晨教育投资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600亩,一期建设300余亩,场馆面积8500余平方米,可以满足1200人的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活服务。基地致力于构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科学体系,以开展中小学新型劳动实践教育及STEAM教育为主业,全力打造立足枣庄、辐射鲁南的教育教学综合体

自创建之日起,基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作为第一目标,以满足孩子成长需求为导向,以辅助和推动学校教学为重要考量,以启迪少年儿童心智为根本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动手实践、润德树人”贯穿始终,采用独有的体验式教育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地在以安全为首要前提的情况下,坚持开放多元的体验平台体系、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

在体验平台体系打造上,按照“1+2+N”的思路布局实施。即以“综合实践基地”为统领,以“新型劳动实践课程及生活保障为主的综合区”和“STEAM创客教育为主的教育中心”为两翼,以若干功能区域为补充。目前已经形成了自然探索区、农耕体验区、亲子菜园、果蔬种植区、动物养殖区、户外军事拓展区、民俗游戏体验区、后勤生产区等八大功能区域。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以打造立足本土、特色鲜明、门类齐全、可持续优化的课程体系为目标,课程开发以《综合实践课程指导纲要》STEAM教育理念为理论指导,从食育文化、手工艺制作、自然探索、职业体验、户外拓展、劳动实践等方向着力,将创新、合作、感恩、抗挫等要素寓于其中,建构起内涵丰富、深受学生喜爱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100余门课程。尤其是依托滕州北辛土陶、工匠鲁班、科圣墨子等独特家乡文化资源,研发的《鲁班锁制作与拼装》《筷子制作》《拉坯体验》《木版年画》等特色课程,广受学生喜爱、各界称赞。

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在这里,我们用智慧和理念描绘画卷,以爱心和责任筑起阶梯,为孩子仰望星空、追求真理提供舞台,为孩子丈量物理和心灵世界创造条件,让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基地坚持开放包容理念,面向全国链接教育资源,先后加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全国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示范性基地联盟,并成功联合上海小伙伴”“ 北京社会实践大课堂”“北京明阳天下国际教育集团”“青岛市少年科学院等多家国内外研学旅行社团及教育机构。截至2021年6月基地对外接待学校、幼儿园及培训机构达六十余家,参加体验人数累计50000余人,体验“两天一夜生存夏令营”活动3600余人,成建制接待滕州市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40000余人。基地于2019年10月31日正式通过市教体局验收并纳入山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行走齐鲁资源单位”。2019年加入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实践教育分会,是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中心全国综合实践课程建设联盟会员单位。2021年被滕州市科学技术协会授予“滕州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同年被枣庄市教育局授予“枣庄市优秀研学基地”称号。

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在感激中阐释感恩教育,在传承中弘扬人文教育,在发展中拓展视野教育,让孩子在今天的动手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伟大、知识的伟力,也为孩子留下难忘的成长记忆、人生美好!

千山万水,道不远人。基地未来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总书记“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理念,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地方实际的劳动教育模式。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归真,塑造学生品格,助推孩子成长,实现构筑美好未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