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滨州职院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 2021- 11- 04 16: 39 浏览次数:

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主动担当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坚持“服务、融入、引领”的办学理念,强化组织协调,深耕产教融合,精培实用人才,聚力精准脱贫,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深耕产教融合,助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一是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探索建立“互联网+农产品基地”“互联网+农产品品牌打造”“互联网+企业营销”等农村电商模式,以滨州地标产品“沾化冬枣”为媒,校企合作开展“沾化冬枣”电商平台品牌推广与销售助推活动,实现销售额1000余万元。指导博兴县湾头、顾家、兴福等“淘宝村”打造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推进农村电商数据化运营体系建设,为持续发展提供了科技动力。

二是提供科技服务支持。探索建立“创新团队+成果转化示范+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鼓励师生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选题立项,研发新品种,集成新技术。依托落户学院的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棉花综合试验站滨州站、滨州市科技创新平台等,选育滨棉1号、滨职棉1号等新品种,指导开展棉花育种栽培、海南良种加代繁育,4项课题被列入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开发及良种工程项目,增加直接经济效益8400万。

三是提供高端智库服务。组建美丽乡村建设、区域经济、职业教育等战略政策研究团队,获批盐碱地改良与修复、生物粉体技术、优质抗虫棉新品种选育等多项涉农课题。成立庞家镇乡村振兴服务团队,探索出以合作社切入经社教一体化的乡村振兴举措及三级联动网格化服务平台精准服务机制。参与滨州市乡村旅游线路开发规划等工作,为魏集古村落、西纸坊、十里荷塘等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提供咨询。

精培实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一是精心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突出实践育人环节,将乡村、车间、田间作为实训教室,聘请技术好、技能强的农技人员作为实战教师,培养了一大批既“接地气”又“有内涵”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学院通过对接符合乡村振兴发展方向的产业,为区域农产品生产经营培养输送10000余名专业人才;与滨州中裕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鑫诚现代农业科技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办订单班,不仅为产业链各环节提供了人才支撑,更为价值链各环节提供了技术增值服务。

二是着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滨州市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基地,组建农业科技专家服务队,开展新成果示范推广、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和技术指导,把技术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训基层农业技术人才、精英人才、管理人才6万人次,举办农资经营人员业务培训、农村电商人才技能培训20余期,8000余人次参加。

三是全面提升农民群众的文明素养。积极培育与美丽乡村建设相适应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努力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为帮扶村捐建文化书屋、宣传橱窗、门户网站,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科技知识、文明礼仪、村规民约,组织专家学者为村民开展道德讲堂、文明宣讲,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寻访收集具有历史价值与展览价值的资料与实物,筹建黄河三角洲民间手工技艺博物馆。

聚力精准脱贫,助力打牢乡村振兴基础

一是围绕增强发展后劲,培育精准富民产业。发挥学院智库和涉农专业、人才优势,帮助无棣郭马村念活林下致富经。探索“土地流转+合作社”模式,成立俊棣树木种植专业合作社,当年实现经营收入1234万元,实现可分配盈余930万元;探索“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禽类养殖、药材种植,当年芦花鸡苗养殖实现销售收入300余万元,带动12名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探索“产业项目+精准扶贫”模式,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运作方式发展肉鸽养殖,12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7200元。

二是围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助推精准职教扶贫。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帮扶工作的通知》要求,精准聚焦怒江州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护理专业建设短板,参与制订护理专业帮扶工作方案,捐助帮扶资金30万元,并选派2名骨干教师驻校帮扶。选派1名同志赴喀什职业技术学院支教帮扶,帮助开展专业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招生计划重点向中西部地区倾斜“支援普通高校招生协作计划”“省属高校地方高职农村专项计划”,为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优先办理助学贷款,及时发放奖助学金和生活补助。

三是围绕做实帮困解忧,开展精准联户帮扶。突出“帮困、解忧”两个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定期走访慰问70岁以上老人和困难群众,派出医疗服务队为贫困群众免费查体、健康义诊。开展青春扶贫社会实践活动,累计组织120余支志愿服务队、5000余名师生,针对贫困家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开展社会调研、科技支农、教育关爱、医疗服务等帮扶活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