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聊城大学: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增强学校思政工作实效
发布日期: 2021-11-26 09:49 浏览次数:

近年来,聊城大学以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为目标,扎实推进红色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逐步形成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成效显著。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用好用活“红色文化教材”

挖掘鲜活红色资源,积极开展“同城大课堂”。以“中共山东省委重建”和“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这两件革命战争时期在聊城地区发生的重要党史事件作为讲授专题,邀请驻聊高校选派教师进行“同城大备课”,形成主题一致、各具特色的课件和教案,面向驻聊高校开设“同城大课堂”,使广大学生对发生在鲁西大地的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红色资源有了清晰了解和深刻认识。

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高标准打造四史课程。依托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力量,统筹全校文科资源,跨学科、高标准打造“四史”课程,编制形成教学大纲,将“四史”课程纳入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必选课程,帮助学生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学校联合聊城市成立科研创新平台—冀鲁豫边区革命史研究中心。创设“冀鲁豫边区红色文化研究专项”,面向全社会各科研单位公开招标,及时把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思政课内容,推动红色文化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

充分利用本地本校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红色教育载体

利用本地红色资源,广泛建立教育基地。学校较早在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山东省委重建纪念馆、中共鲁西北地委旧址纪念馆等场馆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每年新生入校,学校都组织全体新生分批次到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开展现场教学,在孔繁森精神的感召下,学校1431名优秀毕业生入选西部计划,300余人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边疆继续奉献,形成了广为人知的“西部计划的‘聊大现象’”。

发挥青年人才优势,打造“青年学生讲师团”。学校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学生讲师团,组建“央小青”理论宣传志愿服务队。讲师团和服务队自成立以来,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立足校园、走进社区,线上线下集中开展系列宣讲45期,覆盖9000余人次。

发挥学校资源优势,建设“星火影院”和红色文献库。学校创办“星火影院”暨红色影视教育基地,定期放映主旋律影片,邀请专家学者对影片进行讲评,定期组织评选优秀影评、观后感,通过“讲影—观影—评影”三部曲,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学校发挥图书资源优势,精心挑选六大类近万册红色文献,建成了由纸质红色文献获取区、数字红色资源获取区及红色文献展览展示区三个部分组成的红色文献库,搭建了学校红色文化的学习、教育和研究平台。

发挥第二课堂协同育人功能,拓展红色文化教育实践

常态化开展红色主题教育。持续开展“学党史 强信念 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重要活动,集中开展“青春心向党,红心铸团魂”等主题团日活动。坚持每周一次升国旗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国旗下的微党课、微团课,培养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强化新媒体建设,组织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致敬1921#等网络话题互动,充分运用新媒体讲好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拍摄制作庆祝建党100周年快闪视频《党旗飘扬的方向》,点阅量超33万。

积极培育红色文化特色品牌。每年组织开展“四节三进”活动,即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读书节、社团节、体育节以及高雅艺术进校园、名家名师进校园、优秀电影进校园等。举办五四青春诗会、红色主题演讲比赛、红色故事分享会、等一系列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了“博雅大讲堂”“光岳学堂”“湖畔书谭”特色文化育人品牌,引导学生鉴赏经典红色书目、电影、舞剧,营造浓郁校园红色文化氛围。

积极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地方红色资源优势,打造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同时积极依托省“双进”活动载体,开拓更大范围的红色教育资源,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有效结合的方式,邀请“基地”精品课程进校园、精品巡展进校园,以革命精神、红色基因涵养校园文化;利用寒暑假,鼓励和支持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广泛开展繁森支教志愿服务,“井冈情·中国梦”“追寻红色足迹·助力圣地发展”延安专项行动以及“红星引领”长征行等一系列红色研学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革命历史、红色文化的理解感悟。

大力推进红色专业教学实践。学校各二级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红色专业教学实践活动。如音乐与舞蹈学院组织开展百场微演走一线、红色文艺轻骑兵、红色文艺志愿者等活动,用文艺演出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文学院利用诗朗诵、舞台剧等多种形式,举办党史诗歌征集、红色学习实践等活动,重温百年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传媒技术学院深入井冈山、延安红色文化地区实地调研,以动画、海报、明信片、徽章、农副产品包装等文创产品形式激发青年爱国热情。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