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济南天桥区聚焦“劳动周”打造新时代中小幼劳动教育新路径
发布日期: 2021- 11- 24 15: 27 浏览次数:

济南天桥区位于济南市区北部,是唯一地跨黄河两岸的中心城区。辖区有田园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山东夏之秋果蔬有限公司、长途汽车总站、火车站等平台,农业、工业、服务业资源丰富,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该区依托地域特色,将“劳动周”作为引领区域劳动教育的突破口,深耕细作、扎实推进,以小切口撬动劳动教育大文章,逐步生成了天桥劳动教育的新样态。

全面统筹、全域推进,搭建区域劳动周整体框架

“劳动周”有时间跨度长,学习空间大、教育内容易规划的特点,学生可经历研究、实践、分享等全过程参与,是实施劳动教育的绝佳路径,是对现有劳动课、劳动教育活动的有效补充、有效凝练和有效强化。结合现阶段劳动周设计方案大多集中在大学层面,中小学、幼儿园可借鉴的经验比较少的现状,天桥区先后邀请一线校长、干部、教师、在校学生家长300余人次,经过反复研讨、多方论证,出台了《天桥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周实施方案》,从“时间确定、主要内容、工作要求、组织保障、专业评估”等方面对劳动周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规划,解决劳动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为劳动教育区域整体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劳动周实施的总体指导和根本遵循。

先试先行、范式引领,打造区域劳动周活动样本

作为区域劳动教育新的探索项目,天桥区成立了教研团队,设立了12个实验校,选定了12个年级试点先行,为区域劳动周活动实施提供范式样本。幼儿园让孩子们在“自己穿衣、吃饭、整理”等的劳动训练中,锤炼劳动技能,形成劳动习惯;中小学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入手,细化“佩戴清洗红领巾、系鞋带、掌握种植与采摘技能”等劳动清单;从“儿童习得劳动技能”入手,设计“玩转厨房电器、淘宝大集、我是田园小当家”等主题课程,引导学生们走进超市、农耕基地、博物馆,在实践探索中,感受劳动真知。12所试验校在课程设计上进行年段、年级的梯度设计,为天桥区劳动教育从随意化、碎片化走向体系化、序列化,以及提升学校劳动教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进行了积极探索。

科学规划、序列设计,形成劳动周活动参考案例

在梳理汇总的基础上,天桥区萃取中小幼12所学校12个年级的活动课程,形成了突出实践性、教育性和趣味性,体现生活性、生产性和科技性的《天桥区劳动周活动设计参考案例》,以“时间轴线”为线索,以“劳动地点”转换为脉络,以“劳动清单”为活动内容,重现学校劳动周教育真场景,呈现了一本看后就能操作的指引书,重点打造活动内容设计,从认领“劳动清单”入手,详列一周活动框架,细描劳动周每天活动内容,适时给予“教育意图说明、资料卡、安全教育说明”等课程指导,构建起了“研—学—做—展—评—思”六维链条闭环体系,让“教什么”“怎么教好”都有据可依,有本可学。

优化队伍、盘活师资,启动劳动教育教师培养工程

以育为先,天桥区依托区域“卓越教师”成长计划,不断提升劳动教育学科教师专业素养,先后开展教师专业培训150余人次。配备专职教研员,定期对学校劳动周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先后开展相关培训、组织教研活动、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竞赛活动200余次,促进劳动教师更加专业化。育引并行,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挖掘人才资源,聘请家长、校外活动指导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300余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形成“专职+兼职+家长导师+特聘工匠”的劳动教师队伍结构。关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业绩,在绩效工资、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保证劳动教师队伍稳定发展,先后有10余名教师荣获天桥区百佳教师、学科带头人。

打造基地、深挖资源,构筑劳动教育实践展示平台

搭建丰富的基地平台,有助于保证学生在真实劳动实践中经历成长。天桥区委、区政府将学生劳动基地资源梳理作为区属重点项目,多渠道、多路径规划劳动基地,确定45所基地为天桥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方便学校使用,编制《天桥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图谱》,明确场馆名称、地址、劳动教育类型和联系方式,为推动劳动周深入开展提供资源保障和实践体验平台。先后有60余所中小学到齐发农场、火车站大厅等基地开展农业劳动、职业寻访、工艺制作等活动,参与学生6万余人次。夯实学校多点位劳动基地建设,按照至少容纳一个班级实践的标准,投入专项经费50余万元,建立校内劳动教育微基地200余个。发挥家庭教育育人功能,建立家庭“原基地”,通过家庭劳动角、阳台微绿地等方式,逐步构建起多样化的劳动实践平台。

加强统筹、协同推进,编织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网络

为实现学校教育课程化、家庭劳动生活化、实践基地规范化,天桥区劳动周活动力求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一体化教育模式,让劳动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行知小学到学校、家庭和社区进行劳动教育成果宣讲;泉星小学制作辣椒酱,与家人一起品尝劳动的幸福成果;官扎营小学开展“家庭养植”,将科学知识从课堂、图书馆、植物园搬进日常生活;汇文学校走进劳动实践基地,亲身体验种植、扎染、烘焙等劳动内容。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为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70余所学校与社区、养老院、图书馆、博物馆等组织建立协同育人机制,3万余名学生参与到社区卫生打扫、养老院照顾老人、图书馆图书整理、博物馆义务讲解等志愿服务中,学生在不同的劳动实践中亲身经历,收获成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