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率先把学生学党史纳入课程规划,有序组织教学,按照“课程思政与德育一体化”建设规划,注重党史学习与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相互协同,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
一、党史学习纳入课程规划,把学校小课堂做精
课堂教学是党史学习的主渠道,学校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活动方案进行了整体部署,确保学生学党史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落地;作为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标志性工程摆上重要议程,把学生“学党史悟思想”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党委书记、校长带头为学生上党课,组织德育教研室教师集体备课,打造党史学习精品课程,由教务处负责落实课程、教材等工作,每周安排2节党史教育课。以“重温百年党史,见证百年青岛”为题,结合“同城大课堂”专题教育活动,围绕“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暨“四史”教育主题,组织一批具有一定党史知识和文字功底的骨干教师、班主任,集中编写《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读本》,使党史学习教育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接地气。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标准和内容的一体化是关键。学校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积极落实“四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讲好红色故事。在教学内容上,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深挖身边的鲜活教材,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在形式上,以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融媒体教学等不同形式,化抽象理论为具体实践,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做到让初心薪火相传,把使命永担在肩。
二、学习教育与活动课程同向同行,把党史新课堂做广
为切实解决“集中学习难”、“书本携带难”的问题,学校创新学习形式、延伸学习方法,将党史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校园红色文化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知识教育。用好板报、展览、文化墙等线下方式,发挥网络空间的主平台作用,推动党史学习融入线上课堂。利用官微、网络群等推送党史知识,让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时随地随处都能进行党史学习。定期开展学生党课、团课教育活动,开学第一课播放《救亡图存》、《大火种》、《国家相册》等爱国影片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组织“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新团员入团仪式、“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团日活动,“传讲党史故事,激发爱国热情”班级故事会,让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全面强化党史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充分利用青岛市红色基因库,讲好革命故事、根据地故事、英雄和烈士故事,用鲜活的历史事实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光辉的道路美好的蓝图》、《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学习“进行时”》、《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系列主题团日, 组织学生党支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代表到莱西姜山镇前保驾山村红色教育基地“胶东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平度市田庄镇刘谦初红色文化园、“烽火军屯”党史纪念馆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党日活动。
“我们的节日”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等活动,掀起学“四史”热潮。通过知识竞赛、征文、绘画作品征集、座谈交流、故事会、校园艺术节等80多场活动,让学生自己讲述身边发生的生动故事,对比生活变迁,谈变化、谈发展、谈感受、谈未来,共话祖国新貌、共唱祖国赞歌。利用党史、新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举办内涵丰富的纪念活动,吸引学生广泛参与。
三、实践课程进社区,把社会大课堂做实
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深入企业实践、走进社区清扫、走访残疾人家庭、走进地铁做志愿、寻访老党员等活动中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追寻青春梦想,服务社区、服务人民。
学校充分发挥工科专业特长,打造“职教义工”志愿服务队进社区、进学校,为周边社区居民免费维修电磁炉、微波炉等小家电1000余件,受到驻地社区群众的广泛赞誉。各团支部组成“和谐校园志愿服务队”,开展争当校园文明使者活动,对校园里的不文明现象进行相互督查、指正。利用寒暑假、周末开展“青春志愿益暖轻工学子”主题活动,今年共计集中开展130余次志愿活动,志愿者参与人数达2000余人次,景区、海边卫生清洁,孤寡老人慰问,养老院送温暖,驻地社区环保,文明交通引导,图书馆义工,以及学运会、马拉松志愿者等处处都有学校志愿者的身影。学校的“轻风化雨”教育共同体里有小学5所、幼儿园4个、社区1个,还有与社区建立的大党委及“蓝色志愿服务队”,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亮丽名片。2021年学校被评为青岛市“学雷锋”示范点。
山东省轻工工程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将理论课堂与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将理论延伸到实践,在实践中又嵌入理论教学,让学生在现实场景中学思践悟,使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学生血液,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