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鲁东大学发挥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
发布日期: 2021-10-22 14:32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鲁东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烟台市委“1+233”工作体系部署,发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优势,形成了田园综合体规划、土壤改良与修复、农林作物遗传育种、新型种养模式推广、智慧农机研发、人才培养全链条的组合服务模式,推动烟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助力烟台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建设。

助力打造乡村农旅融合示范。依托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旅游产业发展研究院等平台,立足烟台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坚持“产业为要、规划引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工作思路,策划了招远大户庄园齐鲁样板示范区、海阳市朱吴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镇、牟平莒各庄瓦善古村落民俗旅游和智慧农场等项目,今年承担了《烟台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编制工作,为谋划烟台“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献计献策;为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镇开展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两个项目规划编制工作,助力创建山东省齐鲁样板“十百千”示范镇。

开展土壤改良与修复。依托“土壤水文学”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对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土壤水文过程及其生态效应、区域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调控技术、土壤改良和农田提质增效研究,与烟台固特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土壤健康与果蔬品质研究院”,推动盐碱地土壤改良剂、海洋生物功能肥料、水肥气一体化设备等实现产业化,提高土壤品质,助力烟台增产增收和粮食安全。依托省突贡专家张振华教授团队,突破水肥气耦合灌溉关键技术,在曝气地下滴灌技术、循环曝气地下氧灌技术和耦合灌溉自动控制技术等方面获得12项发明专利授权;研发的灌溉装备实现了水肥气一体化自动灌溉功能,节约了水资源,改良了土壤品质,提高亩产效益。

开展农林作物遗传育种。依托农林工程研究院,着力于植物高产、耐逆机理及转基因新品种培育方面的研究,已成功建立了玉米、番茄、大豆、油菜、甜菜、山茱萸和杨树等植物的高效转基因体系,培育出蓝莓、黑枸杞、软枣猕猴桃、杨树等多个高产、抗逆植物新品系,今年与招远盛慧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建“功能型园艺植物高效繁育技术创新中心”,并以此为牵引,创建“招远市乡村振兴示范园”“盛慧高效农业培训实践基地”,共同开展功能型园艺植物的品种选育、脱毒快繁、示范推广、成果转化、协同育人,为退役军人、青年学生返乡创业提供培训指导。依托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和傅金民教授团队,建立了全国草种质资源技术协作组,加快草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培育了适合烟台城市绿化特别是适应冬季绿化需要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高羊茅、黑麦草等草品种和配套新技术。

开展智慧农机研发推广工作。依托烟台智能技术应用联合创新研究院,协同拓伟智能、先正达集团、太平洋保险、栖霞农商行研发推广苹果无损伤智能分选与包装系统,提升果品分选质量与效益。在种植端,依托栖霞4万亩标准化苹果种植示范园,研制喷药、剪枝、套袋、采摘田间作业机器人组建苹果田间管理作业服务队,推广苹果标准化种植模式。在仓储端,研发推广冷风库智能管理控制系统,将栖霞230余个果品储存库纳入农商行监管体系。在销售端,细分消费领域市场,联合阿里数字农业旗下的盒马鲜生、大润发、天猫等销售平台建立苹果产销直供体系和质量追溯体系。在智能设备布局应用的基础上,开展苹果大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建立种植-加工-储存-销售全链条标准化苹果大数据综合运营平台。打造“政银保企”多方协同参与的苹果产业提档升级运营模式。依托贡汉生教授食品加工团队,开发了甜樱桃光电分选商品化处理设备,通过智能技术完成甜樱桃清洗消毒、冷水预冷、自动劈把、光电分级、涂膜保鲜和冷风干燥等操作,实现了甜樱桃的快速高效分级预冷和包装,满足樱桃长途运输保鲜的需求。该设备在烟台蔚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乐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使用,每年处理甜樱桃1000吨,增加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助力烟台大樱桃产业发展。

开展新型种养模式推广服务工作。依托农学院、农林工程研究院等创新团队,重点支持现代化种业基地建设,提升良种供应链产业链水平,协助烟台莱阳市河洛镇神山后村建立标准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开发了高垄草莓种植和采摘项目,建成了烟台市首家物理静电农业种植示范基地。食用菌团队帮扶烟台市莱山区院格庄镇郑家庄村利用精准控制蘑菇棚开展草菇反季节立体栽培,每个200多平米的大棚产菇4000多斤,实现经济效益2万余元,在龙口市东莱街道李家村,发展季节性食用菌种植项目,共建设大棚4000平米,在今年7月份进行高温食用菌黑皮鸡枞种植,收获黑皮鸡枞35000斤,销售收入70万元,在10月底将继续开展羊肚菌栽培。

开展高素质应用型农技人才培养。加大农学、水产养殖、园艺等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打造烟台农林卓越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依托继续教育学院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设立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振兴人才等专题培训班,组织教师赴莱阳市、牟平区、栖霞市等乡镇开展田间实地技术讲座,培训各类农技人才一千余人次,为农村基层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持。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