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昌乐县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发布日期: 2021- 01- 19 16: 31 浏览次数:

近年来,昌乐县着力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通过新建改建一批城乡中小学,统筹城乡办学条件、师资配置水平整体提升,真正让学生在家门口就有好学上,都能平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一、聚焦城乡一体,夯实均衡发展基础

一是地方财政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十三五”期间,全县累计投入40多亿元,建成投用29所中小学校、34所公办幼儿园,教育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2020年11月,被确定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申报单位。

二是城市建设优先规划学校布局。新建6所中小学校,新建和改扩建14所公办幼儿园。将原外国语学校、育才双语学校两所民校改制为公办学校。特别是2020年,克服新冠疫情影响,一举建成12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2500个;新建居民小区全部配建公办幼儿园或缴纳配建成本费,城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实现翻番,“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是民生事业优先推动乡村教育振兴。先后新建改扩建23所中小学校、20所公办幼儿园,其中2019年一次性建成投用21所中小学,同步配建26个塑胶运动场地和16个标准化餐厅,农村中小学全部实现校舍楼房化、内部设施标准化、运动场地塑胶化,标准化餐厅和校车运行全覆盖;18所农村中小学撤并后校舍全部改建为公办幼儿园。10个镇(街、区)全部被评为潍坊市学前教育先进镇街。

二、聚焦队伍建设,持续优化师资结构

一是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实施教师队伍“双千计划”,即按“退补相当”原则,确保五年新引进教师不少于一千人,并优先安排到乡镇中小学任教,同时培育国家和省、市优秀教师一千人。五年来,全县招考新聘教师2665人,平均年龄下降7岁,教师队伍更趋年轻化、专业化,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退补相当”的做法荣获潍坊市教学成果奖。同时,该县还鼓励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并将农村学校任教支教经历作为中小学教师评聘高级职称的必备条件,进一步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二是教师全员培训日益常态化、制度化。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线上线下通识培训2万余人次,培训内容囊括了师德师风、专业技能、校本研究等,并把培训结果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

三是开展“青蓝工程”导师制师徒结对活动。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导师制师徒结对等活动,促使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快速提升业务水平,为全县教师队伍均衡发展提供了动力。

三、聚焦质量提升,推进资源共建共享

一是瞄准人工智能,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组织骨干教师学习研究课程标准,通研教材,集中磨课,交流完善,并形成共享资源,昌乐县分别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统筹上传备课、作业试题及微课资源,实现教案、学案、课堂监测、作业、测验题“五统一”,全覆盖。

二是创新设立发展合作共同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统筹各学段教育质量均衡,昌乐县探索成立了12个中小学、幼儿园发展合作共同体,协同开展教学教研和质量监测活动,促进校际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实行镇(街、区)小学、幼儿园一体化管理,镇街区小学不再设中心校,每所小学对应设立学区幼儿园,以学区为单位实行幼儿园一体化管理、集团化发展;在城区组建3个学前教育集团,实现了集团化帮带式管理水平升级。

三是整合责任区督学和教研包靠力量,强化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包靠帮扶措施,学段、学科和校际间质量差距进一步缩小。坚持高中引领,各学段齐抓共管,荣获潍坊市教学成果突出贡献奖一等奖、海航招飞工作突出贡献奖一等奖、领军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一等奖和音体美特长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及第中学、昌乐一中、昌乐二中3所高中学校全部进入全市前十强。以实验中学、新城中学、齐都实验学校3所城区初中学校为龙头,对应成立了3对城乡初中学校联盟,在推进全县城乡初中教育质量均衡提升方面发挥了明显的机制优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