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济南大学以产教融合“流程再造”促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 2020-06-04 15:35 浏览次数:

济南大学与潍坊市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为核心,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济南大学寿光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济南大学潍坊滨海区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潍坊科技学院开展合作办学,29位博士、教授深入14家企业深入交流,破解高校与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难题,打通高校服务经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加快学校服务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流程再造”和“范式重构”。

一是紧盯经济社会发展“真”需求,发挥智力支撑作用。济南大学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紧紧围绕八大发展战略,面向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技术、项目、成果等方面的优势,瞄准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技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农业、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整合校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打破学院边界,打出济大“组合拳”,促进突出市场导向和产业应用的技术研发,助力地方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助推“十强”产业健康发展。

二是推动技术、市场“准”对接,提高成果转化质效。济南大学通过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按照“政府引导、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原则,搭建学校创新和社会创业的枢纽平台、构筑校外企业家和校内科学家的沟通桥梁,持续开展痛点技术与共性技术研发,带动区域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撬动校、地、企三方在产业合作链、配置创新链和人才供给链方面的全面贯通融合,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政产学研金服用”七大要素的互联互通,打造高技术企业“孵化流水线”,建设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速管道”,促进学校服务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科技创新活力的释放。

三是优化供给服务“大”布局,释放改革创新优势。济南大学出台专门文件,建立多元化股权收益激励机制以及成果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和分配机制,坚持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创新创造红利。通过组织专家教授县域行等活动,鼓励学者、科学家大胆走出校园,激发调动教师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广泛联络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市场机制集聚高校学者、地方企业、社会资本、科技服务机构等各类优质创新资源,实现创新要素跨区域、跨行业整合,将实验室建在产业一线,把论文写在车间地头,让更多济大科研成果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和落地转化,力争将学校与地方合作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盆景”和“单引擎”打造成全方位服务山东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苗圃”和“动车组”,争做高校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标杆。

四是探索可持续发展“新”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动力。济南大学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原则,根据服务区县产业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诉求,全方位、全过程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学校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融通发展,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下一步,济南大学与地方共建产研院的建设内容将在以往人才引育共享、项目联合申报、技术成果转化、智库咨询建言等基础上,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优化产研融合方式,拓宽创新体系布局,构建柔性人才引进计划、产业技术研发计划、平台专项、投资基金四位一体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将济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为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源、关键技术创新的大平台、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创新创业生态的新高地,不断探索书写“无中生有”(合作培育新兴业态)“有中出新”(改造升级现有产业)“雪中送炭”(携手壮大前沿产业)“锦上添花”(助力提升传统产业)的校地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和新篇章。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