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的《关于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联合省卫健部门出台了《山东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等文件,抓住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核心内容,逐步建立完善了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基本建立了以校长为领导、专职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和省级健康学校、省级健康示范学校。同时,结合我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引导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活动体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如建议所言,近年来,中小学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结合建议,下一步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强化教育引导,发展素质教育。联合卫健、团委、妇联、民政等部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做好《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30年)》的贯彻落实,启动实施全省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完善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预防干预措施。
二、加强课程建设,发挥实践重要作用。结合我省实际,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指导各级教研部门、各中小学校针对中小学生成长环境变化、心理健康成长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开发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加强课程教学针对性、实用性。注重活动体验,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创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实效性。
三、配齐配强队伍,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按照教育部、省有关工作要求,指导各地通过补充聘任、培养交流、聘任志愿者及校际共建等方式,培养补充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等政策,提高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在省、市、县各级教师培训项目规划中,加强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心理健康教师业务能力。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全体教师育人能力水平。
四、家校社校合作,建立健全援助服务平台。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广大家长开展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围绕“如何做一个好家长”“我希望孩子成什么样的材”进行学习交流,引导家长关心关注中小学生道德发展和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鼓励学校与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建立合作,定期开展专业心理咨询、特殊对象重点帮扶活动,开发面向学生提供公益服务的心理援助平台、移动心理服务应用、自助心理服务平台等,建立长效沟通和合作机制。
感谢代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0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