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关于减轻初中生心理压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0-05-09 13:52 浏览次数:

提出的《关于减轻初中生心理压力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如代表所言,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心理问题是困扰学业、影响成长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近年来,省教育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联合省卫健部门出台了《山东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等文件,抓住制度建设、课程建设、心理辅导室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核心内容,逐步建立完善了全省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基本建立了以校长为领导、专职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创建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和省级健康学校、省级健康示范学校。同时,结合我省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引导各中小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活动体验,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代表对于减轻学生压力、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结合建议,下一步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引导发展素质教育。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系统继续开展“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破除应试教育观念和唯成绩、唯升学的教育政绩观,遵循教育规律和儿童、青少年成长规律,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特别是心理健康;制定出台《中小学生文明行为规范》,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正确认识自我,强化自我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硬件和课程建设。督促指导各地各中小学校切实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投入保障和硬件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和我厅制定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强化经费投入,逐步配齐配全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室及有关设施设备,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基础保障。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开发心理健康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加强教学和活动的针对性、实用性。

三、配齐配强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按照教育部、省定有关工作要求,指导各地通过补充聘任、 培养交流、聘任志愿者及校际共建等方式,培养补充高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等政策,提高广大教师工作积极性。在省、市、县各级教师培训项目规划中,加强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广大心理健康教师业务能力。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培训,提高全体教师育人能力水平。

四、鼓励家校合作、社校合作。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组织广大家长开展教育理念大讨论活动,围绕“如何做一个好家长”“我希望孩子成什么样的材”进行学习交流,引导家长关心关注中小学生道德发展和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成才观。鼓励学校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合作,定期开展专业心理咨询、特殊对象重点帮扶等活动,建立长效沟通和合作机制。

感谢代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0年5月9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