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建议提案 > 代表建议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关注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 2020-05-07 13:47 浏览次数:

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关注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山东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体制机制建设为切入点,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育形式、加强队伍培训、强化危机干预,努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全省152所高校绝大多数都已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教育机构,出台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相关政策文件,建立了相关规章制度,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用场地和专项经费,基本形成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发挥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思政工作骨干的桥梁纽带作用,牢牢守住主阵地,筑牢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的“外围阵地”,延展大学生心理支持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有效预防、减少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以加快建设美丽和谐校园为目标,以推进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为重点,形成了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全省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稳步提升。

但正如代表所指出的,当前我省高校学生在自我管理、人际交往、学业就业等方面依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心理问题,同时高校对待学生心理问题关注方面也存在着对现状缺乏清晰认知、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心理机构设置不合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建议,下一步,我们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统筹规划,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高校文明校园创建的重要内容。指导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思政政治工作体系和督导评估体系。广泛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与协调机制,构建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形成社会关心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二、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督促指导各高校建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教育机构,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牵头负责职能部门,构建校内各部门统筹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结合实际,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规范课程设置,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大力倡导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和辅修课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覆盖。

三、加大软硬件支持保障力度。督促指导各高校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配备必要的办公场地和设备。落实教育部要求,每所高校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建立相对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和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鼓励各高校釆取“送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模式,为每位专职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继续依托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聊城大学、泰山学院等高校举办专题培训班,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持续提升全省高校相关人员的从业水平。面向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学生骨干、宿管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及相关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使其成为工作的重要辅助力量。

四、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以每年举办的全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节为主阵地,不断丰富活动载体和育人平台,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鼓励高校利用广播、电视、书刊、影视、动漫等传播形式,组织创作、展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精品和公益广告,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广泛运用门户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媒介,多方式、多渠道的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长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

感谢代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0年5月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