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的《关于高校数字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我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设置与数字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教学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目前,在30余所省属普通本科高校设置了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点40个,全省有37所设置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含举办专科教育的本科高校),共123个专业点。
鼓励高校成立数字创意方面的院系,加强教学指导和资源整合建设。比如:山东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系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现设有数字媒体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等专业;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与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东方世博数字创意学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校企联合育人;山东技师学院的数字创意系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现设有室内设计、多媒体制作、计算机动画制作、平面设计等专业。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技能人才。鼓励职业院校与世博动漫等数字创意类行业领军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教材,将真实的项目、情景引入日常教学,实行冠名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推动教育链与人才链的有机衔接。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厅将继续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对数字创意产业相关人才的培养。
一是鼓励建设创新平台。省内有条件的高校设立数字创意技术与研发等方面的创新平台,鼓励高校在原有专业基础上增设与数字创意相关的新方向,支持交叉学科融合发展,对接市场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是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培养更多高端数字创意人才,推动完善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和认定办法,落实“土地+财政+金融+税收”组合式激励政策,完善校企合作收费办法,调整最高上浮幅度,引导更多的行业领军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制定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指导意见,规范产权归属、治理结构、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激发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将先进的技术规范、行业标准、经典案例等融入人才培养,推动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
三是加强合作对接。积极与省有关部门对接,争取在高校多布局建设山东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技术创新中心,多打造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引导和支持高校参与或争创山东省实验室、教育部和省重点实验室,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积极开展数字创意领域研究,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共建数字创意领域的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共同组建合作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共同推动数字创意领域成果转化。
感谢代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0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