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的《关于对中小学延长课时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建议主要关心的是普通中小学生家长管护子女条件有限的问题,建议增加中小学生在校时间,以加强中小学生教育引导,解决家庭托管难、特别是留守儿童子女教育关爱问题。建议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在做好中小学课后服务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开小学课后服务工作。2017年起,我们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即在全省推开了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为了切实解决小学生家庭接送难、托管难问题,在多方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经省政府研究审议同意,2019年5月,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4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鲁教基发〔2019〕2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对服务时间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经费筹措、教职工激励等作出规定,并对课后服务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管理和督导考核提出了具体要求。考虑各地工作作息时间不同,《指导意见》还特别规定具体服务时间段由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家长需求和季节弹性确定,结束时间一般不早于17:30。截至去年底调研统计,全省小学课后服务覆盖率达到94.63%,惠及小学生365.63万名,实现了有需求的学校全面开展、有需求的学生全面保障,有效解决了群众关注的“托管难”问题。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着眼于解决家庭“托管难”和推进素质教育两大目标,着力在全面保障和丰富服务形式内容上强化顶层设计和监督指导,切实回应群众关切。
二、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近年来,我们联合有关部门,一直着力加强留守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关怀关爱。制定出台《山东省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将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纳入学校管理标准化体系。在解决留守儿童学校教育方面,将其纳入教育扶贫“323”工程体系,在省扶贫工作重点村3940个中小学校设置留守儿童关爱室,指导学校组织农村留守儿童开展课后的阅读、文体活动。我们正在着手制定留守儿童关怀关爱指导标准和活动室建设指南,将着眼于学业指导、心理关怀、生活关注、校内管护等内容,加强工作指导和硬件建设。
三、加强中小学生学生餐工作。针对代表关心的校内就餐问题,我们非常重视,一直积极采取措施与省有关部门密切协作,2019年,我厅会同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调研组进行了集中调研,在此基础上,联合下发了《山东省学生营养健康与学校食品安全提升实施意见》,已规划提出,突出学校食堂在解决学生集中就餐方面的主渠道作用,要求各市新建学校应根据学生就餐需求配建食堂,已有学校创造条件改扩建食堂;对不具备食堂配建条件的,以集中配餐方式解决,预计年底前基本可以解决中小学生集中就餐需求。
对于中小学生每天在校课堂学习时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于2018年9月21日通过)第三十三条已要求“小学不得超过六小时,中学不得超过八小时”,所以课时延长有一定限制。初中晚自习寄宿制学校一般开设,我们将在确保学生安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探索试行初中学校周一至周五晚间和周六开放教室为学生到校自习提供便利。
感谢代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0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