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的《关于促进新职业发展的建议》收悉,根据我厅职能,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的新动能不断增强,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2019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了13个新职业信息。这是自2015年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颁布以来发布的首批新职业。这批新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水平具有较高要求。我省一直高度重视新职业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在每年的中高职专业备案中,引导职业院校积极与新职业相对接,为新职业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下一步,结合所提建议,在部省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框架下,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新职业相关专业布局。对接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群布局需要,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认证、质量评价、专业预警调控机制,健全人力资源统计、市场预测、供求信息发布制度,分区域、分行业制定专业布局规划,重点建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着力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相关专业。在中职、高职专业备案工作中,鼓励职业院校设置与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物联网工程技术、大数据工程技术、云计算工程技术、数字化管理、无人机驾驶等新兴职业相关的专业。在建设高水平中职、高中专业(群)过程中,向与新职业有关的专业倾斜。
二、引导职业院校开展与新职业有关的培训工作。指导职业院校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的法定职责,承担更多新职业技能培训任务。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开展与新职业有关的教育和培训。
三、加强新职业相关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新职业属于朝阳产业,发展方兴未艾,相关专业师资队伍相对匮乏。鼓励加大新职业相关专业高端人才培养,为相关专业提供师资力量支持;在具备办学条件和基础的院校,设立相关专业师资培训基地,每年定期组织开展涉农类专业教师培训,并逐步扩大培训规模。
四、优化新职业相关专业教学模式。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流程再造,修订开发与新职业有关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聚焦课堂“主阵地”,结合新职业的有关需求,建设符合项目式、模块化教学需要的教学创新团队,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建设并更新与新职业有关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开放精品课程。
五、推进与新职业有关的1+X证书试点工作。目前,国家已经公布了三批共79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们将积极发挥与新职业有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促进院校人才培养、实施职业技能水平评价等方面的优势,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感谢代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0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