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4月成立以来,菏泽学院牡丹研究院始终坚持立足菏泽,面向山东,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在短短三年的发展时间里,通过校地共建、资源共享、协调创新对接、政产学研用结合,建设成了集教学、科研、开发和培训为一体的国家级产业学院,打造成了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地方科技服务平台,为国家牡丹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和技术支撑,真正走出一条区域特色显著的产业支撑发展新路径。
一、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形成“421”发展新思路
菏泽学院牡丹研究院聘任我国著名花卉专家、北京林业大学成仿云教授为研究院院长,菏泽学院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王宜磊教授为执行院长,与牡丹产业发展相关的二级学院专家、教授、学者、青年教师,共同组成牡丹研究院科研团队。同时,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院所、菏泽尧舜牡丹等企业,深化了团队建设,深入凝聚研发力量和研究团队创新能力。经过充分调研和研讨,形成了以牡丹产业发展为依托“421”发展思路,即形成4大研究方向:牡丹种质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牡丹栽培繁殖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牡丹产业化与综合开发,牡丹文化传承、创意与推广。牡丹研究院“421”发展思路结合了牡丹产业发展政策,顺应了当下发展形势,形成了与牡丹产业行业企业有效对接的四大研发方向矩阵,即种质资源与育种,模式化高效栽培,综合开发利用,牡丹文化和经济,探索出了一条具有牡丹产业发展特色的新路子。
二、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大力弘扬牡丹品牌
菏泽学院牡丹研究院高度重视科研平台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现有山东省“十三五”高校生理生化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生物工程专业群建设培育项目、菏泽市牡丹工程实验室、国家林业局国家牡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及国家林业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等平台基础上,研究院新获批山东省高校对接产业类鲁西南特色高效循环生态农业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牡丹遗传育种及应用技术工程实验室、山东省牡丹基因工程育种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菏泽市牡丹功能性食品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山东省专利导航项目。为进一步实现以平台为依托,促进牡丹产业发展,牡丹研究院积极筹备成立中国牡丹应用技术研究院。
三、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助力菏泽新发展
牡丹研究院高度重视与菏泽牡丹产业企业、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深入菏泽牡丹盆花、催花市场现场调研,与栽培种植一线人员沟通学习,积极筹办学术交流会,不断探索政产学研用结合的新模式,助力菏泽新发展。牡丹研究院科研团队多次到菏泽尧舜牡丹、山东悦如农业、菏泽谷雨牡丹、菏泽蓝天蓝牡丹食品、山东凝香牡丹等企业走访交流,对企业目前所遇到的问题及产业发展难题深度探讨,积极推进科技项目联合攻关。牡丹研究院科研团队通过与曹州牡丹园多次沟通,对多年生观赏牡丹根腐病害的防治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就牡丹根腐病害微生物分离鉴定、区域隔离、专用菌肥开发等构建实施方案,切实开展牡丹土传病害防治工作。科研人员同菏泽牡丹栽培种植一线人员多次进行座谈,就牡丹新品种培育、规模化栽培及当前菏泽牡丹种植栽培及产业化现状进行深入交流,围绕市场,加强牡丹发展持续性研究,切实服务于菏泽牡丹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