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的《关于建立医疗教育相结合孤独症儿童康复示范中心的建议》的提案收悉,根据分工要求,现答复如下:
我省高度重视孤独症等特殊教育工作,鼓励有关高校扩大特殊教育专业招生规模,积极开展自闭症教育研究和培训。青岛大学、青岛市教育局、加拿大女王大学合作共建了青岛心理与精神健康研究院,将进行为期5年的连续性专业培训,培养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和心理与精神健康方面专业人才。济南大学也在特殊教育学院开设了孤独症方向的学习课程。2017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我厅制定我省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努力提升孤独症等方面的服务管理和人才培养培训水平。
一、健全医教、康教结合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多部门合作机制,落实残疾儿童确诊、报告定点医疗机构制度、健康评估及入学安置制度、特殊教育学校与医疗康复机构合作制度,探索学校、医院、康复机构之间人才资源共享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医教、康教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普通师范院校和综合性院校的师范专业普遍开设特殊教育必修课程,有条件的院校开设自闭症专业。实施建立特殊教育免费师范生制度、师范院校与医学院合作培养特教师资制度,免费定向培养1000名掌握自闭症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特教教师。加大自闭症教育教师培训力度。提高特教教师待遇,根据特殊教育特点,在职称评聘体系中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增强特教教师职业吸引力。
三、提升特殊教育质量。落实国家特殊教育新课程标准,研制孤独症、多重残疾等学生的课程指南。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推进差异教学和个别化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加强特殊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康复训练的深度融合。开展自闭症教育研究,依托青岛大学和青岛晨星实验学校建立山东省孤独症教育研究中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配合省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落实、改进和完善孤独症等特殊教育工作。
202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