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开 > 文件函件 > 最新文件
省教育厅等6部门关于“一市(校)一案”编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的指导意见
发布日期: 2020-04-18 12:43 浏览次数:

鲁教职字〔2020〕4号

各市教育(教体)局,市党委编办,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深入贯彻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大会精神,根据《教育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意见》(鲁政发〔2020〕3号)要求,现就“一市(校)一案”编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促进各类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下同)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启动大会部署,把发展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系统设计区域内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结构布局,推动教育制度创新,建立产教深度融合、同发展需求密切对接、与加快教育现代化整体契合的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为建设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提供可复制的经验做法,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基本原则

——注重攻坚克难。逐项研究工作任务,查找破解痛点堵点难点,不避重就轻、不选择性执行,推动政策落地生根。

——注重全面对接。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大局,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服务高质量发展。

——注重开放共享。树立大职业教育观,校校、校企、校地协同,跨校、跨行业、跨区域共建共享,办出特色、办成一流。

——注重改革创新。对标全国顶尖、世界水平,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造性开展工作,确保政策的前瞻性和务实管用。

——注重模式探索。科学确定探索突破点、规律切入点、创新发展着力点,从不同层面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趟路子。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职业院校服务经济社会布局。坚持市级统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趋势、产业需求、人力资源规划、人口结构和生源数,科学规划学校布局,确定学校数量、规模、职普比例。夯实中职教育基础地位,确保职普比大体相当。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布局五年制高职教育学校,统筹发展初中后五年制和高中后三年制专科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本科职业教育,2022年实现高职教育基本普及,使城乡新增和现有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

(二)健全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围绕“十强”产业,结合重大工程和项目,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分市、分县优化专业布局,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设置变革的驱动调控机制。科学规划“十强”产业和其他重点产业对应的专业及学生数,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扶持农林地矿油和水利、养老、家政等专业及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人才紧缺专业,培育优势特色专业,与区域经济、行业产业结构完全对接。

(三)深化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坚持产教融合与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建设同谋划、同推进,同步制定产教融合政策、规划支持要素和项目。支持各类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订单班、冠名班等,校企共建一批专业、一批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认定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区(园),区域形成兼具人才培养、生产服务、技术研发转让、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功能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制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励措施,细化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政策、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抵免政策。

(四)科学规划区域实训基地体系。坚持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技术进步相适应,同步规划,适当超前布局,科学确定实训基地数量、工位数、设施设备等。按照与校内实训基地错位互补原则,通过市场化运作和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方式,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建设一个共享性、企业化管理的大型智能(仿真)实训基地,打造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高地和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

(五)建设高素质“双师型”队伍。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招聘数量、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等年度目标,配足配齐教师。制定具体措施,支持学校引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完善师资培训体系,建立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高技能人才交流机制,建设一批“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2年市域内“双师型”教师比例平均达到70%。

(六)落实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各地制定具体措施,由学校在限额内自主设立内设机构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自主设置岗位、确定用人计划,自主确定招考标准、内容和程序,在相应人事考试官方网站公开招聘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类人才,实行事后备案;探索由学校自主聘用内设机构干部。制定措施,落实绩效工资制度,搞活内部分配。制定以年薪制、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引进高层次人才措施。落实专业教师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规定。

(七)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技工学校纳入各市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支持按照高校设置程序进入高等学校序列的技师学院纳入高职(专科)统一招生平台,并以XX职业技术学院(XX技师学院)予以明确体现。研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技工学校与其他中职学校融合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学校设置制度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按程序纳入高等职业学校序列,对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可按程序加挂技师学院校牌,由教育部门牵头建立完善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学籍学历、考试招生等教育业务统一管理的机制。

(八)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落实职业院校育训并举法定职责,明确培训规模和目标,广泛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去产能分流职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大力开展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培训量可按一定比例折算成全日制学生培养工作量,在内部分配时向承担培训任务的一线教师倾斜。允许职业院校将一定比例培训收入纳入学校公用经费。

(九)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合作。支持职业院校对接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积极引进国(境)外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或知名企业到本地办学。服务企业“走出去”,支持本地职业院校在国(境)外建设“鲁班工坊”,支持海外中资企业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培养适应企业走出去要求的技术技能人才。

(十)多渠道强化经费投入保障。健全政府、行业、企业、个人、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机制,明确财政性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专项经费投入、省地共建经费投入、社会力量经费总投入、生均拨款等目标。完善奖补政策,按时足额拨付中、高职生均拨款。制定化解公办职业院校债务计划。鼓励社会力量多种方式兴办职业教育,拓宽办学筹资渠道。整体提升市域内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确保所有职业院校2022年全部达标。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专题向当地党委、政府或举办部门汇报,参照部省做法,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做好方案编制工作。

(二)加强督导检查。将职业教育纳入督查督导范围,作为对县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重要内容。省委督查室将每半年督查一次,省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季度调度一次。

(三)加强考核激励。我省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与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奖补、项目安排、办学水平考核及试验区建设、改革成效明显市、县(市、区)遴选等“挂钩”。

各市要“一县(校)一案”指导各县、各中职学校编制实施方案。各市方案要附各县及省规范化、示范性及优质特色中职学校的实施方案。

各高职院校要参照制定方案,并附举办方具体支持措施。

请各市、各高职院校于2020年5月30日前印发(含附件表格)实施方案,报送省教育厅。省教育厅统一报送教育部和省政府备案,并面向社会发布。


附件:XX市(校)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doc



山东省教育厅    

中共山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厅    

2020年4月17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