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的《关于优化“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等级赋分制方面。采用“3+3”模式后,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由学生在6门等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组成,共有20种选考组合。由于不同学科之间试题内容、形式、难度、考查角度等存在差异,各科目原始成绩简单相加会造成学科之间不公平。根据国家要求,借鉴先试省份的经验,在经大量数据测算后,我省决定采用等级赋分制,将考生的原始成绩进行赋分转换后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并计入总分。每科等级成绩本质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绩,主要由考生在科目内所处位次决定,原始成绩进行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
二、部分学生弃选物理方面。从首次选课统计数据来看,我省2017级高中生的物理选考人数完全能够满足2020年相关专业的人才选拔要求,没有出现弃选物理等学科的现象。另外,教育部对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也作出规范,绝大多数理工类专业对物理提出了选考要求,选考物理的学生专业选择面更宽,录取机会更大,就业前景更好。根据近两年选课情况,我省物理选考人数保持在合理水平,出现稳中有升局面。
三、教师学科结构方面。为优化高中教师资源配置,我省实施了“县管校聘”改革,合理调配高中学校不同学科师资。同时,加大政府购买聘用制教师区域内师资统筹共享力度,缓解部分学校部分学科教师不足的情况。从2017级高中生“3+3”方案首次模拟选课情况看,教师配备基本适应选课走班需要。
四、关于调整3+3 模式方面。我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以来,坚持“3+3”模式不动摇,各项工作平稳推进,高中生选课走班教学顺利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如期进行,英语听力考试顺利开局,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全面实施,实践证明,“3+3”改革模式符合我省实际,提升了人才选拔的科学化水平,推动了素质教育深入开展。
我们将结合代表提出的宝贵建议,根据我省新高考推进情况,认真研判分析,推动新高考方案安全平稳落地。感谢代表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山东省教育厅
2020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