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的《关于聚焦农村中学科学教育乡土化助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加强中小学生科学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对于提升教育质量、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委员聚焦当前科学教育的薄弱环节、薄弱领域,分析了农村中学在科学教育面临的内容、方式、资源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开发好科学教育资源、组织多样科学实验活动、提升科学教育质量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站位高、视域广、考虑深、措施细。根据国家中小学课程方案,科学课程是国家课程,小学阶段开设科学课,自2018年开始从三年级起点调整为一年级即开设。初中阶段不开设专门科学课,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实践等多种学科实施教学教育。总体来看,全国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科学课程开发、运行、保障机制逐步健全。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存在着教育资源开发不足、教师水平有待提升、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等问题。
结合委员意见建议,下一步,我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指导开好科学课。发挥科学课程在科学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贯彻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科学课程标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开展课程开设情况监测,确保开足课时。指导学校统筹物理、化学、生物、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科学教育元素,整合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生活教育资源,提升科学教育实施水平。
二、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当前,全省16市均将理化生实验操作纳入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我厅将加强对实验教学的指导,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改进命题质量,全面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同时,今年我厅将继续举办第二届中学生科学实验大赛和创客比赛,通过班级-学校-县-市-省五级联动,调动广大学生参加科学实验的积极性。
三、加强科技研学实践。目前,山东科技馆、山东地质博物馆、济南市历下区环保局环境科普教育基地等已列入全省示范性研学实践基地,《领略地质奇观,争做擒龙科普小勇士》《中国海藻生物科技馆研学旅行课程》已纳入全省示范性研学实践课程,我厅将指导各地结合地方实际,开发具有农村特色、适合农村学校特点的科技类研学实践基地和课程,具备条件的,向全省进行推广。
四、部署推进乡村温馨校园建设。落实省教育厅等11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关于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实施意见》部署,持续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乡村田园课程,为农村孩子创设环境优美、安全舒适、快乐和谐的就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感谢委员对我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建言献策,推动全省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2020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