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济南市首提“双贯通”的思政课改革理念,于2020年3月启动“双贯通”精品思政课改革建设工程。该工程以推进纵向贯通的“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和横向贯通的“理论+实践”组合式思政课改革,完成“双贯通”思政课改革建设,思政课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和思政课教师强师工程实施等任务,深入推进全市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区域思政改革典型经验,真正把思政课变成受学生欢迎的高品质课程。
一是突出思政课实践教学鲜明主题。济南市教育局组织有关专家教师在认真梳理研究国家统编思政课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确立了传承红色基因、建设法治中国、弘扬优秀文化、增强自信自觉、提升生命价值、共建生态文明、感知科技创新、热爱美丽家乡等八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依据八大主题,经过实地考察、研究协调等程序最终遴选确定了首批 100 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各学校与思政课教师既可按照八大主题,依据本学段思政课程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实际需要,选择确定开展实践教学的基地,也可根据学校或自身所掌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情况,自主确定开展实践教学的主题与地点。
今年10月28日,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发布会暨现场实践教学活动在章丘三涧溪村启动。活动现场,全市100个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正式发布。在章丘区三涧溪村主会场,以及山东省党史陈列馆、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浪潮集团、济南市府学文庙、济南公共安全馆、历下区泉城路街道办事处、章丘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趵突泉园区等8个分会场,分别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增强自信自觉等8大思政课实践教学主题,同步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展示活动,富有现实性和感染力,一场“行走的思政课”直抵学生内心。
二是抓住思政课实践教学关键主体。该市各级各类学校常态化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地参观、实践锻炼和联合备课教研等活动,让思政课教师注重在实践中体验感悟、变化成长,让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资源丰富起来,将思政课教师开展实践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在实践教学实施主体的选择上,充分发挥学校思政教师和基地讲师、基地专业人员等各主体的资源优势,根据教学目标高效达成的需求,进行科学灵活的优化组合。
章丘区三涧溪村党委书记高淑贞有了一个新身份: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老师。今年10月28日,她就与历城二中教师连晓芹共同执教了一堂思政实践教学课,课题为高中政治必修二第三课第一框《坚持新发展理念》。“这些年村里旧貌换新颜,党支部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抓三产,引智引人,带领村民绿色发展?”这些问题都由亲历者高淑贞一一作答,课本上的宏观理论有了现身说法。历城二中连晓芹老师则“趁热打铁”,把学生们刚刚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感情认识凝练、总结,上升为理论,这也正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所要传达的核心观点。眼见、耳听加上老师的指导提升,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深入了学生们心中。
三是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多种形式。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是济南市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新尝试,思政课教师可大胆创新,在边开展、边研究、边改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多种形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既不是简单的参观考察,也不等同于研学旅行,而是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理念下的新样态思政教学模式探索。注重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精心设计基础性作业,适当增加探究性、实践性、综合性作业 。
今年10月22日,济南市教育局举办济南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场教学现场会。来自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学段的老师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同台授课,把思政课纵向一体化贯通具象呈现出来。围绕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四位授课教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收获,活动特邀的三位国内思政教育领域重量级专家对四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就如何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全员参与的互动中,有专业的切磋,有思想的碰撞,更有成长的共鸣。
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济南市教育局针对国家最新统编思政课教材,梳理出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文化自信等10个主题。每次围绕同一思政教学主题,济南市教育局将继续组织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不同学段在协同共研的基础上开展集中授课,力争通过多场次、扎实专业的行动研究,探索提炼出可复制、高品质的大中小一体化贯通教学成果。
四是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服务保障和评价机制。为搭建起各学校和各思政课实践基地的联系桥梁,切实提高基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济南市教育局同步开发济南市思政课实践教学线上预约平台,为各区县和学校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支持。将建立和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激励和评价机制,筹建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库,便于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借鉴;组织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研讨及评比活动,鼓励、支持、引导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及研究活动。